马歇尔在经济学界的主要贡献有哪些,以及意义(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精华摘录)

2023-03-05 2:58:52 体育信息 maimiu

马歇尔在经济学界的主要贡献是创建了新古典学派,并使经济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意义在于马歇尔的经济学说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马歇尔在经济学界的主要贡献

马歇尔创建了新古典学派。马歇尔的最主要著作是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该书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这本书在马歇尔在世时就出版了8次之多,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专著,多年来一直被奉为英国经济学的圣经。而他本人也因此被认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者,他的理论及其追随者被称为新古典理论和新古典学派。

马歇尔学说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是均衡价格论,而《经济学原理》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其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的两翼,是同时起作用的。 他阐述了均衡价格论,把传统的生产费用论、供求论同边际效用论结合在一起,提出需求价格、需求规律、需求曲线、供给价格、供给规律、供给曲线、边际效用、边际生产成本消费者剩余等概念,分析了均衡价格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马歇尔经济学说在英语国家替换了古典经济学体系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以及对个人效用观念的强调,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马歇尔学说使经济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马歇尔之前,经济学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而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的主要成就之一就在于建立了静态经济学,它把数学的定量材料仅仅作为附录和脚注,独自开创了边际效用理论,使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

(二)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意义

马歇尔的经济学说集是19世纪上半叶至19世纪末经济学之大成,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 *** ,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马歇尔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以马歇尔为核心而形成的新古典学派,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二元论

供求均衡价格体系

二元论的供求均衡价格体系是马歇尔经济学说的中心结构。与此同时,还建立了一些辅助性的“新”观点,去充实这一中心结构。①心理色彩:如在价格决定上,不仅需求方面对效用的主观评价是一种十足的心理活动;而且在供给方面,也尽量用心理活动去解释,如把劳动说成是“负效用”,把资本说成是“等待”的结果。②时间分析:在价值论的供求均衡体系中,引进时间因素,分成极短时间、短期和长期。只有把时间分析 *** 用到供求均衡价格理论体系中去,确定在各种时间需求与供给两种因素对价格所起作用的不同,才能调和生产费用说和边际效用说。③局部均衡:即采用孤立市场的局部均衡分析 *** ,在考察一个商品的价格时,假定其他事项不变,把范围局限在这个商品的局部市场领域以内。④代表企业:同一个产业部门中,各个企业的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各异。用代表企业,即不论在生产规模上或发展状态上均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产业部门中各企业的正常单位。⑤静态经济:从庸俗的进化论出发,认为经济变化是逐渐的,不是突变的。他所研究的经济事物,并非完全静止不变,而是随时都在发生变动,但丝毫不改变其性质和一般条件。

供求均衡原理

马歇尔全部经济学说中,自始至终贯串着这一原理。他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均用供求均衡原理为轴心去进行组编。

建立在局部均衡论基础上的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庸俗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他认为一种商品的价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由该商品的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决定的,用商品的均衡价格去衡量商品的价值。所谓均衡价格,就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需求价格是消费者(买者)对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支付的价格,这是由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所决定的,供给价格是由生产者(卖者)为提供一定数量商品所愿接受的价格,这是由边际真实生产费用所决定的。需求价格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的,这就构成需求表,在坐标图上形成需求曲线D(图中x轴表示数量,y轴表示价格)。供给价格由于边际生产费用递增规律起作用,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增的,这就构成供给表,在坐标图上形成供给曲线S。供求两曲线相交于A点,即均衡点。O P即均衡价格,O H即均衡量,此即均衡价格水平的成交量。

在均衡价格的决定中,马歇尔引进时间因素,按时间长短分成三种均衡价格:①极短时的市场价格,时间短暂到无法改变供给量,价格主要取决于需求状况,即市场现存商品量的边际效用。②短时期的均衡价格,即在现存的技术设备和工业组织的基础上伸缩产量,而没有足够时间去增加设备、改进技术和组织以适应需求的变动。这时,均衡价格取决于边际效用和边际生产费用。③长时期的均衡价格,即技术、设备和组织均有足够时间加以改变以适应需求的变化。这时,均衡价格虽仍取决于边际效用和边际生产费用,但是,生产费用对商品的价值起着主导作用。总之,时间愈短,需求方面所起的作用愈大;时间愈长,供给方面所起的作用愈大。这种均衡价格论无非是把供求论、边际效用论、生产费用论混合成一体的庸俗价值论。它用价格偷换价值,用市场价格的决定问题来取代价值实体和价值决定的问题,把决定市场价格水平的供求力量说成是决定商品价值的因素。

在分配理论方面,马歇尔把均衡价格理论应用到每一个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上,并接受了“三位一体公式”。不过在说法上把“生产三要素”改为“生产四要素”,把“三位一体公式”改换成“四位一体公式”,除“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息”外,增添了“组织-利润”。这样,马歇尔在二元论的供求均衡原理的框架内,溶合了所有的庸俗论点,构成分配理论,完成了他的经济学说的整个体系。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的最主要著作是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该书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该书所阐述的经济学说被看作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以马歇尔为核心而形成的新古典学派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是均衡价格论,而《经济学原理》正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他认为,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的两翼,是同时起作用的。

《经济学原理》一书的主要成就就在于建立了静态经济学。作为最有才华的数学家之一,马歇尔在他的著作里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思想,把数学的定量材料仅仅作为附录和脚注。他独自开创边际效用理论,然而他在未把该理论完全纳入他的体系之前并未公开这一创见。

在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中,他认为,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因此,不能把“政治经济学” 理解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政治经济学”也可简称为 “经济学”。马歇尔的经济学说集是19世纪上半叶至19世纪末经济学之大成,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 *** ,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马歇尔是剑桥大学教授,也是英国正统经济学界无可争辩的领袖。他于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被看作是与斯密《国富论》、李嘉图《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的著作,在盎格鲁——撒克逊世界(英语国家)替换了古典经济学体系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以及对个人效用观念的强调,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这本书在马歇尔在世时就出版了8次之多,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专著,多年来一直被奉为英国经济学的圣经。而他本人也被认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者,他的理论及其追随者被称为新古典理论和新古典学派。同时由于他及其学生,如J.M.凯恩斯,J.S.尼科尔森,A.C.庇古,D.H.麦格雷戈等先后长期在剑桥大学任教,因此也被称为剑桥学派。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受到当时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亨利·西奇威克的影响,正因为这个人对他在经济学及道德哲学方面的影响很大,马歇尔的学术兴趣逐渐由物理学转向了哲学和社会科学。于是,马歇尔的思想开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转变。曾经他把西奇威克称为自己“精神上的父母”。

后来,他看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英国出现的严重的社会不公平,他感觉到,神学、数学、物理学和伦理学都不能够给人类带来“福音”,于是,他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政治经济学上面来,把理解社会现状的希望寄托在经济学的研究上,打算从经济上来分析社会不公平的原因,他把经济学看成是增进社会福利、消灭人类贫困的科学。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精华摘录(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学生) 第1张

《经济学原理》 *** 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经济学原理》([英] 马歇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密码:oq92  

书名:经济学原理

作者:[英] 马歇尔

译者:朱志泰

豆瓣评分:9.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份:2019-5

页数:1011

内容简介: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均衡价格论”,用边际效用规律来论证需求规律,并在“均衡价格”论的基础上建立分配论,把生产要素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然后进行经济学分析。

本书共分为六篇。之一篇“导言”介绍了经济学的实质、经济规律、经济研究的次序与目的;第二篇“若干经济概念”解释了财富、生产、消费、劳动、必需品、收入、资本的概念和内涵;第三篇“论欲望及其满足”分析了欲望与活动的等级、消费者需求的等级、欲望的弹性、立即使用和延缓使用的选择、价值与效用;第四篇“生产要素”论述了土地的肥力、人口的增长、人口质量、财富的增长、工业组织。第五篇“需求、共给与价值的一般关系”包含市场、需求和供给的暂时均衡、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均衡、资金的投放与分配、连带需求与复合需求、连带供给与复合供给、边际成本和价值的关系、边际成本和农产品价值的关系、边际成本和城市土地价值的关系、垄断理论等。第六篇“国民收入的分配”讲述了分配概论、劳动工资、资本的利息、资本与经营能力的利润、地租、进步对价值的一般影响等。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在他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之一个经济学系。

马歇尔提出了哪些经济学理论?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年)是近现代西方影响更大的英国经济学家之一。由于马歇尔曾长期在剑桥大学任教,所以他和他的门徒被称为“剑桥学派”,又因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马歇尔的经济理论看做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续和更新,剑桥学派又被称为“新古典学派”,而马歇尔亦被看做是“新古典学派”的奠基人和主要代表。

马歇尔于1842年7月26日出生在英国西部克拉芬地方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幼年喜爱数学,中学毕业后就读于牛津大学,后转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数学,1865年毕业后留任该院研究员,1868—1877年任该院道德科学讲师,讲授政治经济学。在此期间,马歇尔深受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斯宾塞的《之一原理》的影响,曾于1868年赴德国研究康德和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与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相接触。回国后,他又阅读了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这些都促使他转向了经济学的研究。1877年转任布里斯托尔(Brist01)大学学院院长兼任经济学教授。1883—1884年,他接替牛津大学逝世的著名经济史学家A.?汤恩比任牛津大学巴里奥学院讲师和研究员,1885年返回剑桥大学任政治经济学教授,期间创立了剑桥经济学院,1908从剑桥大学退休,专门从事研究和写作。1924年去世。

马歇尔的主要著作有:《产业经济学》(1879)、《经济学原理》(1890)、《产业与贸易》(1919)、《货币、信用与商业》(1923)等。其中《经济学原理》为其重要代表作,该书兼收并蓄,把供求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生产费用论等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折衷主义的完整的经济学体系。因此,该书一经出版就被认为是西方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里程碑,而他本人也获得了“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的盛名。

马歇尔的经济理论体系可说是集历史上资产阶级经济学之大成,正如他在《经济学原理》之一版的序言中说:“借助于我们自己时代的新著作,并且关系到我们自己时代的新问题,本书打算对旧的学说加以新的解释。”马歇尔的理论体系以英国古典传统的经济理论为骨干,吸收、综合了各种资产阶级经济流派的学说,在理论和 *** 论上独树一帜,对当代资产阶级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马歇尔的经济思想以人的主观心理因素为基础,这从他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上可以反映出来。他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日常生活事务中行为、活动和思考的人们的学问。但它主要是研究在人的日常生活事务方面最有力、最坚定地影响人类行为的那些动机。”他认为人类的经济行为是由“满足欲望”和“避免牺牲”这两个动机支配,并用这两种心理动机来解释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而为了解决心理动机不能解释的现实社会问题,他又引进了渐进的改良主义,其理论依据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生物界的发展规律同样存在于人类社会,社会发展只有渐进的量变,没有突变和飞跃。因此,他用“自然不能飞跃”作为《经济学原理》一书的题词,并且说这句格言“对于研究经济学的基础之书尤为适合”。

马歇尔在 *** 论上主要有以下特点:之一,运用所谓“连续原理”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的序言上说:“本书如有它自己的特点的话,那可说是在于注重对连续原理的各种应用。”这与他的渐进的改良主义是吻合的,因为经济进化的渐进性,他认为经济概念乃至经济现象间都存在着连续的关系,没有严格的区别。第二,运用“边际增量”分析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这是他在连续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他看来,对经济现象进行本质研究时,“增量”的关系比“总量”的关系更重要,他在数学中独立地运用效用的“边际增量”来说明人对一物的需求。以后他把这个边际增量分析运用到他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中,甚至推广到其他经济问题上。第三,将力学中的均衡概念运用到经济学中。他认为均衡是一种相反力量的均衡,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前者指生物意义上的均衡,后者指力学上的均衡,而静态均衡是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他依此来说明各项经济指标的数量决定,将这些决定尤其是价格和分配额的决定归结为相反力量相互冲击和制约而形成的均势。

马歇尔的经济理论包括需求理论、生产理论、均衡价格论、分配论等。

均衡价格论

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基础上的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马歇尔在假定其他商品价格和货币购买力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一个商品均衡价格的形成。按照马歇尔的说法,均衡价格就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或供给与需求的价格在市场上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价格。他认为,二者的一致是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背离,就会通过供求量的变动,使市场价格恢复到均衡点。马歇尔在分析均衡价格时,引进了时间因素,他把市场价格分为暂时(一天或几天)的市价、短期的正常价格和长期(一年以上)的正常价格。他认为,时间长短不同,对于市场上供求双方的较量趋于均衡的情况是不同的,因而它们对均衡价格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需求理论

所谓需求,在经济学中指消费者的需求,于是效用理论成为需求理论的出发点,而马歇尔的需求理论出发点则是人的欲望。他认为,需求是欲望的满足,而人的欲望是由效用来满足的。他间接地用人们因欲望而愿意支付的价格即需求价格加以衡量,从而将需求转化为需求价格,用边际需求价格去衡量边际效用。同时,马歇尔认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因而取决于边际效用的需求价格也是递减的,这样,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转化为边际需求价格递减规律。马歇尔在分析需求时,又提出了“需求弹性”的概念,用以衡量价格下降或上升一定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比率,也即衡量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马歇尔之一次用代数和几何图形对需求弹性作做严谨的表述,经其阐述和传播,需求弹性至今已成为西方经济学中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

生产理论

马歇尔的生产理论就是他的供给理论。他用生产费用论来说明供给价格和供给规律。每个厂商在生产时都根据“替代原理”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 *** )替代另一种生产要素(生产 *** ),力求使生产费用最小化。马歇尔认为,短期边际生产费用一般随产量增加而递增,故供给与价格的关系是:价格高时供给量大,价格低时供给量小。价格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关系可以用“供给弹性”来表示。马歇尔认为,商品供给弹性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供给在短期内不易变动,故短期供给弹性较小,长期供给弹性较大。在分析行业均衡时,马歇尔引入了“代表性企业”概念。根据定义,行业产量的长期根据价格等于代表性企业在该产量水平处的平均成本,因此,可以把全行业产量看做是由固定数目的代表性企业生产的,代表性企业的平均成本与规模随行业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分配理论

马歇尔的分配理论是他的均衡价格论的延续,是均衡价格论在分配领域中的具体运用。他认为,分配问题就是国民收入如何分割为各生产要素的份额问题。各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大小,取决于它们各自的均衡价格。因此,供求论也成为马歇尔分配论的一般原则。相应地,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就是各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的价格。工资是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和供给(取决于养活、训练和维持有效劳动的费用和对劳动的“负效用”)均衡时的价格。利息是资本的需求(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和供给(取决于资本家对未来享受的“等待”)均衡时的价格。由于土地没有生产费用,而且它的供给量是不变的,因此地租是由土地的需求状况从而由它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的,它是农产品价格超过生产费用的剩余。至于利润则是资本家组织和管理企业以及冒风险的报酬,正常的利润是产品长期供给价格的组成部分。

虽然马歇尔的经济学说存在不少缺陷,他对西方经济学的贡献仍是杰出的。至今,他的一些分析 *** 和基本观点仍为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所继承,在基本理论问题上,马歇尔的学说对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有着深远影响,他的价值论和分配论,直至今日仍是资产阶级℡☎联系:观经济学的基础。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