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李昌镐主要经历 〖One〗随后李昌镐一发而不可收,1990年3个头衔,1991年6个头衔,1992年8个头衔,1993年12个头衔,到了19...
〖One〗随后李昌镐一发而不可收,1990年3个头衔,1991年6个头衔,1992年8个头衔,1993年12个头衔,到了1994年李昌镐就让曹熏铉只剩1个头衔了,韩国棋坛彻底迎来了“李昌镐时代”,而这一年他才19岁,放眼世界棋坛能在19岁就有如此辉煌战绩的找不到第二人。
趁着本届应氏杯半决赛在青城山脚下举行之际,记者请李昌镐为这本自传签名,他一笔一画地写下名字。而如果是在扇子上用毛笔题字的话,李昌镐在自传里说,他选中了“诚意”二字,平时也花了很多时间练习,但依然很丑,“不过呆呆傻傻的也还好,恰好就是我真实的一面。
我们读了吴清源和李昌镐的传记就可以知道,吴清源和李昌镐都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他们的父母都为培养他们付出了心血,但如果他们出生在没有围棋氛围的不毛之地也是不可能出来的。所以出生在有浓厚围棋氛围的大城市对学棋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有利条件。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胜负只是围棋向我们展现的世界的一个小小角落,但许多人都错误地认为胜负是围棋的全部。围棋竞技的胜利属于少失误的一方,这就是李昌镐尽量回避对杀的本质原因。回避对杀并不是因为害怕对杀,而是害怕对杀过程中的诸多变化会导致不能预见的失误。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的测试,国内*的棋手之一常昊的智商是138,有世界围棋第一人之称的李昌镐智商是139,他们的智商属于*水平,但没有达到天才级水平(一般认为,智商大于140属于天才)。看来,即使最需要动脑筋的棋类运动对于智商的要求也就是够用即可,并非高到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