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一梅
王一梅,1988年1月11日出生,原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队员,主攻位置,曾多次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性顶级比赛获得佳绩。
2、冯坤
冯坤1978年12月28日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排球队运动员,奥运冠军。1994年,15岁的冯坤正式开始了专业排球的运动生涯,是中国女排的主力二传,是中国队快、变战术的核心,帮助中国女排夺得了雅典奥运会冠军。2011年12月宣布退役,走上体育管理之路。
3、杨昊
杨昊,排球运动员,中国女排主力主攻手,曾多次参加奥运会。身材虽然不高,但是力量很大,弹跳好,心理素质过硬,关键时刻敢于出手。她的得分手段多样,大力的跳发球也很有特点,曾经有“郎平第二”的美誉。
4、刘亚男
刘亚男,女排运动员,副攻,效力于辽宁队,并连续入选入国家青年队和国家队,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主力队员。
5、魏秋月
魏秋月,1988年9月26日出生于天津,中国女排运动员、奥运冠军、中国女排二传。2017年9月26日魏秋月和袁灵犀领证结婚。中国 ***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6、徐云丽
徐云丽,1987年8月2日出生于福州市福清市音西镇,中国排球队运动员,司职副攻,拦网是她的特长。
7、周苏红
周苏红,女,汉族,1979年4月生,浙江长兴人,2003年5月加入中国 *** ,1994年2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浙江女排主力队员,前中国女排国家队队员。2003年世界杯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季军,2002,2006,2010年三届亚运会冠军。
9、赵蕊蕊
赵蕊蕊,1981年10月8日出生于南京,曾有"中国女排之一高"之称,前中国女排运动员。赵蕊蕊曾经多次受伤,亦有“玻璃美人”之称。2004年的一次重伤对她的职业生涯影响很大,于2009年退役。
10、薛明
薛明,中国女排著名副攻手,2001年入选北京女排一队,2003年逐渐成为北京队主力阵容并被选入国家青年队。跟随主帅陈忠和夺取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排铜牌。在北京汽车排球俱乐部成立后,成为北汽女排主力副攻手,夺取过联赛第四的佳绩。
11、李娟
李娟,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是天津女排和中国女排主力接应二传手,基本功扎实,发挥稳定,能攻擅守,尤其擅长以巧破千斤,是一名技术全面的主攻手。
16、张娜
张娜,1980年4月出生在天津市,排球运动员,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先发自由人,技术非常全面。张娜一传成功率高达90%,自入选国家队以来,一直是队中主力,同时又是上届国家队更好的自由人,有“不死鸟”之称。
17、马蕴雯
马蕴雯,中国排球队运动员,6岁时进入卢湾少体校打篮球。2002年被选拔到上海女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2008年奥运会女排比赛
2008年,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女排队员平均身高1.86米,身高1.81米的张娜在中国女排队员中属于“小个子”。
而就是这么个“小个子”,却蕴藏着无限的潜能。
2001年至2004年间, 张娜曾经代表中国女排,在女排世界杯赛、雅典奥运会等大赛中取得世界冠军。
她曾为中国女排的事业立下汗马功劳,是中国女排 历史 上功勋级运动员。
郎平称其为国家队中更好的自由人 ,在队期间,队友也因为她的长相亲切地称她为“土豆”。
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处于巅峰时期的张娜却选择退役,现如今,她又在做些什么呢?
张娜从小喜欢排球,天赋极高,1995年10月, 15岁的张娜被伯乐教练赵雪琪发现 ,进入了天津女排。
在天津女排的阶段,也练就了张娜坚韧的性格。
在张娜眼里, 天津女排有种打不死的“小强”精神 ,赛场上会像牛皮糖一样,只要打不死就永不放弃,顽强拼搏,直到胜利。
坚持不懈地努力加上与生俱来的天赋,让张娜崭露手脚,四年后,张娜进入国青队。
2001年,年仅21岁的张娜正式进入国家队。
国家队队员都是各省市选调上来的“人尖”, 在人才济济的国家队,张娜在比赛中的表现一直都非常抢眼。
在国家队张娜开始时打的是副攻位置,而因为身高不占优势,从副攻位置改打自由人。
“自由人”主要任务是通过垫球,达到一传和防守的目的, 所以要求“自由人”在赛场上控制面积要大,攻防节奏要快,弥补攻强守弱的局面,张娜的位置就至关重要。
刚进国家队的时候,训练可以用“残酷”形容, 张娜是队伍里唯一的自由人,要求的综合素质要更高。
平时和大家高负荷训练之外,教练还会把她叫出来,单独吃“小灶”地训练。
张娜一流的技术,标准的鱼跃救球姿势,赢得大家的一片叫好声。
在比赛的时候, 张娜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救起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的球,被球迷称为“不死鸟”。
也正是张娜这种在比赛中奋不顾身的精神,才让她在进入国家队之后一直担任着队里的主力位置。
2004年雅典奥运会比赛前夕, 中国女排在湖南郴州训练,张娜却与主教练陈忠和发生了一起冲突。
在中国女排排球史上, 陈忠和是响当当的功勋人物,他见证了中国女排的高光时刻,使得这一届女排成为中国女排史上的“ 黄金一代” 。
陈忠和笑面,训练时却总是黑着脸,从不“心慈手软” ,平时“魔鬼”般的训练让许多队员叫苦不迭。
但他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大将风范,正是有他的坐阵,队员们在赛场上信心大增。
当时训练正异常地紧张进行着, 陈忠和为了比赛能取得好成绩,临时增加了训练科目 ,加大训练难度。
筋疲力竭的女排队员们都有了抵抗情绪,心直口快的张娜冲到陈忠和面前,想要和他理论。
但气头上的俩人情绪都有些失控, 张娜竟然要冲上前去与陈忠和拼命, 幸好被当时的助教包壮和张建章及时拦下。
事后,球队领导徐利找张娜谈话:“ 土豆,怎么着,听说你长本事了,还敢打教练啊? ”
张娜也为自己的冲动很是后悔。最后还是陈忠和为不知所措的张娜解的围:“ 土豆思想工作做通了没有,做通了就归队继续训练吧。 ”
无论是陈忠和还是张娜,都心知肚明, 他们之间根本不存在个人恩怨, 二人都是为了比赛,面对大赛的临近,大家都紧张焦虑都属正常。
事实也证明严师出高徒,在陈忠和的带领的八年里,中国女排姑娘拿到4个世界冠军、2个季军,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傲人成绩。
然而 在2007年4月女排的一堂训练课后,张娜突然感觉左侧肩膀非常疼痛 。
到了下午,她整个人都站不起来了,教练马上把她送到医院,之后张娜被查出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
其实,眩晕的情况两年前就有了,只不过张娜没有太在意, 这次医生提醒,如果张娜继续接受高强度的训练的话,将有高位截瘫的可能 。
这突如其来的噩耗让张娜不能接受,她那么热爱排球,放弃排球和要了她的命有什么区别?
在自己祖国参加比赛,是所有中国运动员的梦想。
张娜太想参加北京奥运会了 ,即使手术危险系数很大,但她依然决定进行人造颈椎间盘置换手术。
手术由一名德国留学博士主刀,庆幸的是,手术还是比较成功的。
术后第二天,张娜就下地开始走动进行康复练习,病友都为张娜的坚强竖起大拇指。
2008年2月,张娜回到国家队训练备战北京奥运会 ,她的名字也如愿地出现在奥运会首发名单上。
比赛过程中,张娜继续发挥她一传稳定,防守出色,防守面积大的“不死鸟”的风采,为中国队防守反击贡献了自己更大的力量。
尽管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会只取得了铜牌的成绩,但张娜依然骄傲地说:“ 我很幸运能够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 张娜获得了更佳防守的称号。
但由于伤病原因,北京奥运会后,她不得不选择退役,而“更佳防守”的称号,也为张娜的女排生涯画上了圆满句号。
2008年10月12日, 张娜与原天津击剑队队员周靖斌举行了婚礼 ,为张娜开启了生活的新篇章,算是双喜临门。
俩人都是运动员出身,可谓“比翼双飞”,前几年两人已经领取了结婚证,但是为了比赛,婚期一拖再拖,直到2008年奥运会以后,双方才补办了婚礼。
婚礼上, 主教陈忠和带领女排所有队员参加,女排队员们则都盛装出席, 为来宾展示了与赛场不同的别样风采,张娜的婚礼也成为“黄金一代”女排队员的散伙宴。
后来张娜在采访中透露,她们当时女排的12个姑娘,还有当时的领导,教练们关系都特别好。
退役后,大家分散到天南海北,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耕耘,但会经常联系,每年都会争取聚一下。
而每年陈忠和过生日,张娜和队友都会到福建为恩师庆生。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09年,张娜还在怀孕的状态下,代表天津女排参加中国排球联赛,荣获冠军。
赛后张娜满脸幸福地说:“ 这就相当于我带着我儿子和我的队友们,一起登上了全国的更高领奖台,是非常有意义的。 ”
有次电台采访张娜,记者问张娜:“ 我很好奇,哪个位置你没打过? ”
张娜想了想说:“ 二传吧 。”
无论主攻手、副攻手还是接应二传手,最后到自由人,张娜都应付自如。
而退役后,张娜又都成为了哪些角色呢?
2009年,张娜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成为人母的她并没有放飞自我,而是开始专攻学业,先后考取了北京 体育 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年张娜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天津南开中学担任 体育 老师。
她喜欢给孩子们上课,小时候,张娜的梦想就是当老师或特种兵,而现在,自己从事的职业正是她的梦想,也是她毕生所爱的 体育 事业。
八年时间, 张娜由一位教师升职,成为了南开中学的副校长。
张娜很注重学校对于 体育 队员的培养,南开中学 体育 队的学生们在张娜的培养下,也为学校在比赛中得过不少奖项。
“ 虽然我没有去当教练,而是成为教育圈的一名 体育 人,但是这与我热爱的排球运动并不冲突。我教授的学生有很多,通过自己身体力行地去宣传和弘扬女排精神和 体育 精神,开展校园 体育 ,让青少年认识到体质 健康 的重要性。 ”
对从事与排球有关的教育事业,张娜也感到非常的满足。
2017年张娜还成为天津全运会一名光荣的火炬手,承担最后一棒,天津体委对张娜所做出的贡献作出了充分的肯定。
2019年,张娜被调任中国排球学院常务副院长,成为院长郎平的得力干将,新工作对于张娜来说又是一次全新挑战。
张娜说:“ 作为 体育 人,先是到了基础教育,现在又来到了高教,这也是我从来没有设想过的。但是当接到真正的任务之后,我还是更多的在想怎么把现在的工作干好 。”
从天津女排到南开中学,再到中国排球学院,从基础教育到行政岗位,张娜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扎扎实实稳步前行。
在张娜的身上,人们看到的是女排精神与南开精神的完美融合。
张娜到任中国排球学院常务副院长职位后接受采访时说:“ 当时我从运动员退役之后,是带着女排精神进入了南开校园,现在我是带着女排精神和南开精神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到了中国排球学院,我想我一定会把这两个精神发扬光大,传承好,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新的贡献 。”
2020年,中国排球学院举办的《国家荣誉——中国女排精神展》上,展现了中国女排40年勇夺十次世界冠军的光辉历程。
在中国女排精神展会上, 张娜还充当义务讲解员, 为参观者绘声绘色地讲解女排夺冠历程的点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都是首次向外界公开。
讲解过程中,张娜不想过多突出个人色彩,她更加强调中国女排是个顽强地团结一致的团队。
与会者无不被“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所感染, 纷纷对张娜副院长投去崇拜的目光。
繁重的行政工作对张娜来说,既是压力亦是动力,面对这些,张娜早有准备。
在学院工作之余,张娜会来到了学院排球馆,看在学院排球队的队员训练,每当这时候她眼里散发着异样的光彩,仿佛自己还是队员回到了训练场一样。
她谈起自己到训练场的感受:“ 特别的亲切,因为本身我就是一个排球人,然后到南开中学工作之后,虽然我上排球课,但是学生的群体不一样,而且学生们最主要的是大众 体育 ,校园 体育 。这里是更专业的院校,尤其一进馆那种感觉就来了,特别想去当教练。 ”
张娜还会不由自主地充当教练,时不时地指导场上的队员接球,打球。
2021年, 张娜以一名足球运动员的身份,参加了十四届全运会群众组五人制足球赛, 成为之一个站上全运会足球赛场的女排冠军,也成为了运动场上的跨界传奇。
跨入赛场那一刻,不服输的张娜又回来了,她不仅跨项参加了全动会,还踢了前锋,当了助威啦啦队,甚至替补门将上场参赛。
张娜的优秀表现加上队友们的完美配合,使得足球队最终取得亚军的好成绩。
张娜形容她参加足球赛“出道即是巅峰”,而这次足球赛不仅让她身体力行地弘扬了 体育 精神,也会成为她以后珍贵的回忆。
如今2022年, 张娜的儿子也已经上了中学, 他继承了父母的运动细胞,非常喜欢踢足球。
张娜和丈夫则会经常陪孩子去锻炼,她也在儿子身上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张娜也希望儿子和其他她教过的孩子一样,把 体育 精神好好地传承下去。
在张娜的领导下,中国排球学院举办了之一批全国排球高级教练员的培训班,也迎来之一批中国排球学院的学生。
张娜介绍,中国排球学院的使命就是为中国排球服务的。
解决排球运动员的学历教育问题,不仅要培养顶尖的排球运动员,还要培养优秀的教练员,为中国排球事业的发展助力,为国争光。
而对于张娜本人来说,又 回归到与自己一生忠爱的排球事业上来,是她最欣慰、最幸福的事, 也期待张娜为中国排球做出更大的贡献。
《运动员档案张娜》
《奥运女排单项更佳:妈妈级攻手MVP周苏红张娜上榜》新浪 体育
《乘风破浪18年 天女首夺联赛冠军 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
《张娜大婚爱情瓜熟蒂落 女排集体靓妆出席》中国新闻网
张娜出生在天津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爸爸是司机,妈妈是工人。父母对体育非常喜爱,电视里只要有体育节目,无论是足球、排球还是篮球,一家三口总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张娜刚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身材已长得比许多同龄男孩子还要高。父母把她送到塘沽业余体校排球队,她一接触排球就被这个白色的大球深深地吸引住了。
开始练排球时,张娜打的是副攻位置,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身高的问题渐渐困扰起张娜。她15岁时身高1.75米,是体校排球队里更高的副攻手,19岁的她身高只有1.81米,又成了队里最矮的副攻手。虽然她的快攻技术不错,但教练认为她在副攻这个位置上已经很难再提高了,为此张娜一直很苦恼。
就在这时,国际排联正好推出了新规则,设立了“自由防守人”这个新位置。张娜后排技术不错,作风又很泼辣,一传到位率高,防守球感好,教练认为不妨让她练练“自由人”。从副攻手到自由人,训练的内容和比赛时的着重点都有了很大的转变,经过勤学苦练,张娜在短短一年后,就在全国联赛中被评为“更佳一传手”。
2001年初,张娜被选入国家队,并且成为国家队名单中惟一的自由人。初入国家队,这位年仅21岁的小将难免会觉得紧张,在每一天的训练前 ,她都告诫自己“把球打好,把球打好……”她下决心要成为更好的自由人,也必须成为更好的自由人。但正是因为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使她很难发挥自己的水平。
2001年下半年,张娜从国家队回到天津队,她有些心灰意冷。她不仅失去了昔日的霸气和勇气,甚至连排球也不想打了。天津队的教练常良才找她谈心说:“论技术你是国内更好的自由人。你有当之一的条件,但如果有一点挫折就受不了,还谈什么之一?”张娜也明白,真正要自己放弃排球,她也做不到。
张娜带着沉重的心情,投入了更加艰苦的训练之中。这期间,常事良才教练总是不断鼓励她。张娜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训练结束后,常教练对一位新队员说:“你平时要多观察张娜的垫球动作,她是全国更优秀的自由人,身边的榜样还不好好学。”张娜觉得自己那天打得并不好,但她很感动,因为她知道这是常教练有意鼓励她。
集训不久,张娜随队参加了九运会。比赛结束后,根据比赛中的技术统计,张娜的一传技术仍然是全国之一。张娜已经从低谷中走出来了。2003年张娜再次入选国家女排队,并随队出征,在世界杯赛场上大放异彩。自此以后,张娜得了一个美称“不死鸟”,这是因为她在赛场上,总是使对方打不垮,扣不死。
不知不觉间,时间很快就要进入到5月份的下旬,中国女排14天封闭隔离期已过去大半。在本次的全封闭训练结束后,姑娘们就将跟随郎平出征意大利,参加女排世界联赛。对于这一届比赛,大家可谓是充满了期待,世联赛也确实是锻炼自我的绝佳机会,此番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到奥运会的选拔。不过正当女排国家队集训持续进行的同时,一些昔日的奥运功勋也频频亮相,其中就包括前任队长魏秋月和惠若琪。提及这两名选手,球迷们恐怕早已耳熟能详,她们都曾为中国女排立下汗马功劳。
而且在这当中,姚迪和王媛媛,李盈莹三人更是获得过世界杯冠军,她们都见证了中国女排的辉煌。可想而知,张娜晒出的这张大合照意义非凡,她们不单是天津女排的夺冠功臣,更在中国女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退役之后的 张娜与魏秋月,如今也有了全新的生活和工作,其中张娜已成为天津南开中学的副校长,时常还会教孩子们打球,她的身材发福明显,却仍然在为中国女排发光发热。
同时张娜还是孩子的母亲,她的儿子已经上初中,并遗传了张娜优秀的运动基因,特别喜欢足球,今后有望继承母亲的衣钵,成为中国体坛又一健将。因此我们也祝福张娜,今后的生活能更加幸福美满,也祝福天津女排所有的选手,身体 健康 ,争取带来不一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