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周
2007.08.03-2007.08.05
A组
日本东京
古巴
日本
多米尼加
泰国
B组
意大利
巴西
意大利
荷兰
中国台北
C组
波兰
俄罗斯
波兰
美国
中国
第二周
2007.08.10-2007.08.12
D组
日本东京
巴西
日本
荷兰
中国台北
E组
香港
中国
古巴
多米尼加
泰国
F组
哈巴罗夫斯克
意大利
俄罗斯
美国
波兰
第三周
2007.08.17-2007.08.19
G组
大阪
俄罗斯
日本
波兰
泰国
H组
中国台北
巴西
意大利
多米尼加
中国台北
I组
***
古巴
中国
荷兰
美国
第四周
2007.08.20-2007.08.26
总决赛
中国宁波
姓名:王一梅 绰号:大梅 性别:女 偶像:谢霆锋 飞轮海(炎亚纶) 2010快乐男声陈翔、罗志祥(小猪) 奥运会报名项目:女子排球 现在位置:主攻 曾经位置:接应(2009年3月-11月)扣球高度:3.19米
拦网高度:3.07米 俱乐部:辽宁女排
王一梅亚运会表现(20张)现国家队号码:1号 (俞觉敏时代) 原国家队号码:1号(陈忠和时代)10号 (蔡斌时代) 主要成绩 2003年亚洲少年女排锦标赛的最有价值球员 2005年瑞士女排精英赛的亚军、
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季军 2005年 女排大冠军杯赛的季军。 2006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亚军,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五名。 2007年因受伤未能参赛 2008年世界女排大奖赛第5名,被选为奥运会主攻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季军。 2008年10月担任队长参加首届女排亚洲杯夺得冠军。王一梅获得"更佳进攻球员"称号。 2009年6月 意大利四国女排邀请赛 更佳发球 2009年8月9日 世界女排大奖***站 获 更佳发球 更佳得分 更受欢迎球员 三项个人
单项奖 并获得9000$奖金2010年8月29日 世界女排大奖赛 总决赛 获更佳发球 获20000$奖金 2010年第二届女排亚洲杯MVP及冠军 2010年5月31日 国际女排精英赛 漯河站 亚军 2010年6月5日 国际女排精英赛 杭州站冠军 2010年6月14日 瑞士女排精英赛冠军 2010年7月11日 俄罗斯总统杯女排赛亚军 2010年8月29日 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 第四名 2010年9月25日 第二届女排亚洲杯冠军 2010年广州亚运会冠军 2011年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两站冠军 2011年瑞士女排精英赛季军 2011年俄罗斯总统杯冠军 201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漯河站季军 201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泉州站亚军 201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香港站冠军 2011年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 2011年11月18日,以3比0完胜欧洲劲旅德国队,获得2011年女排世界杯季军,已直接晋级伦敦奥运会
编辑本段历史战绩
2005年瑞士精英赛亚军 2005年大奖赛季军 2005年亚锦赛冠军 2005年大冠军杯季军 2006年瑞士精英赛亚军 2006年总统杯冠军 2006年大奖赛第五名 2006年世锦赛第五名(得分榜第三)(发球榜第二)(发,扣,总得分,唯一一位跻身三项排名前十的选手) 2006年亚运会冠军 2007年瑞士精英赛冠军 大梅与9000美元
2007年总统杯冠军 2007年大奖赛亚军 2007年亚锦赛亚军 2008年瑞士精英赛亚军 2008年大奖赛第五名 2008年奥运会季军 (更佳得分排名第二) 2008年亚洲杯冠军 (更佳进攻队员) 2009年5月 四国女排邀请赛漯河站冠军 2009年6月 四国女排邀请赛昆山站冠军 2009年6月 瑞士女排精英赛第三名 2009年6月 意大利四国女排邀请赛第三名 2009年8月2日 世界女排大奖赛 宁波北仑站 冠军(最后一场得30分)
2009年8月9日 世界女排大奖赛 ***站 亚军 2009年8月16日 世界女排大奖赛 香港站 亚军 2009年8月23日 世界女排大奖赛 总决赛 第五名 2009年10月12日 第十一届全运会女排 亚军 2009年12月9日 香港东亚运动会女排 冠军 2010年5月31日 国际女排精英赛 漯河站 亚军 2010年6月5日 国际女排精英赛 杭州站冠军 2010年6月14日 瑞士女排精英赛冠军 2010年7月11日 俄罗斯总统杯女排赛亚军 2010年8月8日 世界女排大奖赛成都站冠军 2010年8月15日 世界女排大奖赛***站 亚军 2010年8月22日 世界女排大奖赛香港站 亚军 2010年8月29日 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 第四名 2010年9月25日 第二届女排亚洲杯冠军 2010年广州亚运会冠军 2011年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两站冠军 2011年瑞士女排精英赛季军 2011年俄罗斯总统杯冠军 201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漯河站季军 201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泉州站亚军 2011年亚洲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获得MVP,赛会最有价值球员) 2011年女排世界杯季军
编辑本段成长经历
王一梅7岁时就进了大连体校,但那时看中她的却是一位游泳教练,在那里,王一梅一练就是4年。1998年,王一梅被辽宁省体校游泳队教练岳越选中,这样她就从大连来
王一梅 训练照(13张)到了沈阳,随着个子越长越高,1999年,辽宁省体校女排的宁教练认为王一梅是打排球的好苗子,就跟她的父母及游泳教练岳越商量让她改打排球。 2000年,王一梅进入辽宁省女排少年队改练排球,当时她的教练就是宁冬春。 2002年,王一梅进入辽宁省青年排球队教练齐丽霞;同年入选辽宁女排一队,教练文宏伟。 2003年,王一梅入选国家队,她在这一年随国青队获世青赛亚军,她本人获得了最有价值球员称号。 2004年6月,王一梅就曾经随女排出征瑞士精英赛,而奥运会后,她作为女排新奥运周期内的重点培养对象再次入选国家队。王一梅身体条件出众,力量素质基础好,进步快,她在场上总有一股力拼对手的狠劲儿,这让主教练陈忠和对她始终欣赏有加,陈忠和曾表示“花本钱也要把王一梅拉起来”。 2006年对于中国女排来说,是非常糟糕的,但这一年确是王一梅辉煌的起点,在这一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上王一梅崭露头角,世锦赛上她的出色表现更是震惊了世界排坛,不少外国媒体都称她为“第二个郎平”。多哈亚运会上,王一梅成为女排夺金头号功臣,这是其排球生涯之一项重要赛事的金牌,出色的发挥使她成为国家队的绝对主力。 2007年,为了减轻体重对起跳带来的压力,让自己场上速度更加灵活,王一梅展开“地狱式”的减肥,20天减掉20斤,短短两个月,瘦了36斤!就在王一梅终于把体重降到100公斤以下时,她却意外地扭伤了脚踝,她也因此而休战半年,直到10月份才复出。 进入2008奥运年,已经成为女排主力主攻手的王一梅承担了更多的压力,在奥运前的两项国际大赛——瑞士女排精英赛和世界女排大奖赛中,王一梅的状态出现不小的起伏,比赛中过多的失误和不佳的发球都是她亟需解决的问题。 2008奥运会上,王一梅的表现成为中国队的一大亮点。每场比赛都成为中国队得分最多的队员。在更佳得分榜上,以总得分120分名列第二。在与日本队的小组赛中,在3:12落后的危急情况下,王一梅一人的重扣和拦网连续夺得6分,为战胜日本队立下汗马功劳。 2008年10月,首届女排亚洲杯在泰国开战,王一梅首次以队长身份参赛。中国女排获得冠军。王一梅荣获“更佳进攻队员”称号。 2009年3月31日,新一届中国女排主教练蔡斌公布了集训名单,王一梅作为接应二传入选,这表明中国队真正开始打造强力接应。 2009年12月,香港东亚会上,蔡斌再次把王一梅放到主攻位置上。重回主攻的王一梅不负众望,半决赛上拿下更高分16分。 2010年3月25日,中国排协任命王宝泉为新一届中国女排主教练。当天公布的女排国家队大名单中,王一梅作为主攻再次入选。 2010年7月,参加俄罗斯总统杯,但是最后没有入选12人大名单,原因是因为腰伤和体重。 2010年8月,参加女排大奖赛成都站比赛,在和波多黎各对比赛中,作为首发出场,但是主教练王宝泉仅给了其几个球的时间,王一梅一次扣球出界一次扣球被拦,之后被换下场。 2010年8月,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上,中国队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以3:1战胜荷兰夺冠,大梅一人砍下22分,成为得分王 2010年8月的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上,大梅带伤出战,表现不错。在小将惠若琪因伤缺阵的情况下,大梅成了中国队的主力主攻。 连续11场比赛获得得分王。数度拯救危难之中的中国女排。发扣拦均有很出色的表现,防守能力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上升。如此精彩的表现也让王一梅再次成为中国女排主攻位置的绝对主力! 2011年8月,世界女排大奖赛香港站获得最有价值球员MVP。 2011年9月,女排亚洲锦标赛最有价值球员MVP。
编辑本段技术特点
她是自“铁榔头”郎平以来中国女排第二个能打调整攻的主攻手,在06年她已稳坐国家队主力主攻的位置,作为一个年轻运动员,王一梅是非常有潜力的。她的年龄和身高都是优势,她的身高已经达到1.90米,扣球棒头重和下手狠是她的优点,对定点球的拦网也不错,而且06年开始还打后攻;但王一梅的缺点也很明显,大力跳发球力量大但稳定性不够,各方面技术还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一传、防守、小球串连等方面的技术。扣球高度达到3米19,拦网高度为3米07。
07年汤淼受伤时,女排们在的确是在备战大奖赛,而在不久后便投入了比赛当中,当时的周苏红是忍着伤心的泪水上场的,由于国外队伍对此事也有所了解,所以一般发球都找周苏红……
分量都是女排“三大赛”(世锦赛、世界杯和奥运会女排比赛)。只能说世锦赛是最早的赛事,也是参赛球队最多的赛事。
二者的区别:
1、开始的时间不同:
女排世界杯是1965年国际排联举办世界杯排球赛,1973年举办首届女排世界杯。
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始于1952年,原与奥运会同年举行,1962年起改在奥运会后第二年举行(女子第五届除外)。
2、参赛资格不同:
世界杯的参赛球队一般都是各大洲的冠军,世锦赛上除洲冠军外排名最靠前的4支球队以及一支外卡球队,参赛队固定为12支,比赛大都采取单循环方式(1973,1977,1989三届除外)。
根据世锦赛比赛规则,24支队伍进入决赛圈,这24支队伍的名额分配如下:东道主和卫冕冠军自动获得参赛资格,其他各大洲赛区的分配为8支欧洲球队、6支中北美球队、4支亚洲球队、2支南美洲球队和2支非洲球队。
3、赛制不同:
世界杯的赛制:2011年的第11届比赛中,赛事采用全新的计分方式,即在比赛中以3:0或者3:1取胜的球队积3分、负队积0分,而在比赛中以3:2取胜的球队积2分、负队积1分。
世锦赛的赛制:24支球队被分为4个小组A、B、C、D,每个小组6支队伍,组内单循环后确定小组排名,小组前四位晋级第二阶段,第五、六名被淘汰出局;这一阶段每支球队要进行五场比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女排世界杯
世界女排大奖赛,是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一年一度举办的大型世界级排球比赛,创立于1993年,以分站赛事成绩决定参加总决赛(决赛周)的名单,总决赛优胜者便是整个赛事的总冠军。
世界女排大奖赛自1993年举办首届赛事以来已经进行了23届(截止2015年),早年的分站赛事和总决赛在东亚地区举行,这是因为东亚地区的排球市场庞大,观众较多,而且大奖赛的赞助商多来自东亚地区。 之后,一些分站赛事亦陆续在欧美各地举行;直到2003年,总决赛更首次在欧洲的意大利举行。
世界女排大奖赛的地位不及三个四年一度举行的世界大赛(世界杯排球赛、世界排球锦标赛、奥运会),但奖金远胜世界大赛,乃是纯粹商业性比赛,以分站赛事成绩决定参加总决赛(决赛周)的名单,总决赛优胜者便是整个赛事的总冠军。故夺得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冠军一般不被视作世界冠军,不过世界女排大奖赛却造就了世界女排的明星化,对女排在全世界的推广作用有着一定的贡献。
历届总决赛三甲
中国女子排球队总共获得了9个世界冠军,分别如下图:
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简称中国女排)隶属于中国排球协会,是中国各体育团队中成绩突出的体育团队之一。曾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杯、1982年和1986年世锦赛、1984年奥运会上夺得冠军,成为世界上之一个“五连冠”,并又在2003年世界杯,2004年奥运会,2015年世界杯三度夺冠,共八度成为世界冠军(包括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三大赛)。 中国女排是中国三大球中唯一一个拿到冠军奖杯的队伍。
2015年9月6日,中国女排在2015年世界杯赛中以3-1战胜日本队,第四次将世界杯冠军的奖杯收入囊中,同时也获得了出战明年里约奥运会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