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发展,其中有一个核心的模块是教练技术。如何变成一个教练型的团队领导者,这是每一个经理人当下思考的重要课题。如下一张图片,感知下采用辅导方式,不用辅导方式对话的差别。
说到教练技术,大家会想到GROW对话模型。为了支持更好地运用GROW模型,进行发展性辅导对话。本文主要针对教练技术的倾听力、提问力、反馈力,围绕这三个力的累积和实践,总结成文。
一、倾听力
倾听力,是高情商的行为特征之一。如下图所示,繁体字的听,是耳朵、眼睛、心三个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用耳朵听、用眼睛观察、用心揣摩。一般而言,一次发展性对话,询问、倾听、讲述占比大致20%、65%、15%比重。
道理好明白!做到为什么很难?原因在于价值观信仰、思维意识、行为风格,不在于 *** 层面。职场圈中,有的人级别很高,不等于情商很高,不等于是好倾听者。主要原因在于两点,(1)凡成功者,他她自信满满,个性强势,或者位高权重,价值观里追求话语权,内心不会有太多耐心听别人讲。(2)个人情商,修养需提高。当然成功因素很多,或许有的人员具备其他优势,也获得了成就和成功。
70年代的人讲究尊重组织和服从权威;80年代的人讲究个人想法得到尊重;90年代的人崇尚去权威和求自由;2000后的人,会不会出现“一言不合就bye-bye”?很难说!任何人,改变不了时代变迁和人的价值观信仰!唯一能改变的,是领导者自己的行为风格!在发展平台化组织,去官僚等级、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2000后步入职场成为职场主力军的新生代影响下,好的合作共赢,依靠双赢沟通和协作。如何做到双赢沟通?一个好 leader,必须是高情商leader,最起码必须是好的倾听者!
如果一个leader从思维意识层认同如上观点,3R的倾听方式,可以帮助变成好的倾听者。关键点不是工具,是放下自我!
中国人讲究听话外话,每个人都不喜欢这样,但受文化、职场、教育等多重因素影响,我们还得学会在特定情境里,听弦外之音。冰山模型中,“要”和“求”不在一个界面!冰山上10%的“要”,不一定是真的“要”!90 %的冰山之下的“求”,有可能是真的“要”。如何甄别?靠好的倾听识别到底是“要”,还是“求”。
打个比方,你是团队的经理,你的团队成员小白说:“经理,我的业绩一直比小黑好,为什么升职的却是他?”。在这种情况下,你回应的之一个问题会是什么?不同的回应,代表不同问题力度,也代表着不同沟通效果走向。
二、提问力
光做到有效聆听还不够,还得会提问。考验教练功底深厚与否,看能否提出有力度的直接关联问题!问题力度越大,关联度越高,越有利于引导对方找到答案!平时,你是否感觉到有时候提不出问题?提不出有力度的问题?提问力,就像一把钩子,钩的问题越多,钩得越深,信息才会越多,才会更好地把握判断。
有力提问的特点,总结为如上三个方面,分为开放型,如何型,未来型三类问题。
三、反馈力
要反馈,更要建设性反馈,反馈不等于批评和指责,是给到对方的礼物。珍惜初见之人给到的之一印象!任何人,就算做错了事,面对批评和职责,都会抵触和抗拒。反馈,是为了及时的确认,或者感谢,或者善意的提醒等,为了人员之间更好的协作和交往。如何提高自身的反馈力?
BOOST(Balance/Objective/Observe/Specific/Timely),或者AID(Action Impact Desired),或者BIC(Behavior impact Consequence)的反馈模型,叫法不一样,本质是一样,有一个共通点,基于客观看到的,听到的,而不是自己揣测或想象的。我将在最后部分,结合一个模拟情景的练习,分享下如何运用建设性反馈模型。
四、模拟练习(虚拟例子)
小张是生产计划员,负责产品排单。小王是销售行政专员,负责沟通客户和接单。你在工作时间,听到了小张和小王争吵。小张:“我的工作又不是你来安排,工资又不是你发,我想怎么安排,关你什么事”。小王:“工作都是为了公司,为什么我每次发的订单,你不能按照客户的需求排单吗?你是不是专门针对我?”,两人争吵,引起了其它同事围观。在大家劝说下,两人停止了争吵。作为团队经理,你觉得这种争吵,非常不好。你准备在第二天,找小张进行一次面谈!
考虑篇幅限制,模拟对话的部分保留在另外的文档。通过模拟对话,勾勒出BIC的关键几个点,备注的信息,非常关键。往往在实践会决定沟通的效果。工作中,反复实践倾听力、提问力、反馈力,掌握好的表达策略和技巧,才能熟练运用GROW的辅导模型,朝教练型的领导,更进一步!
1
为什么滑雪教练可以培养出网球高手?没错,就是滑雪教练培养出顶尖的网球高手。
哈佛大学的教育学家兼网球专家蒂莫西•高威尔Timothy Gallwey在他的一书《The Inner Game of Tennis》给出了答案:因为滑雪教练不会打球,不能给任何指导和介入,他们只是询问选手感觉,帮助了解现状,做出调整。正是这种支持,帮助选手找到自我,并且自己承担成长的责任,从而帮助选手提高了水平。
其中教练用到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GROW模型。 其也可以被作为实现目标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用于员工辅导,甚至有些管理者自学了GROW模型。GROW是四个字母首字母缩写,分别为:
Goal目标
Reality当前的现实
Options选择
Will(way forward) 前进
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常常使用这个模型来帮助他们的员工提高绩效,解决问题,做出更好的决策,学习新的技能,并达到他们的职业目标。
2
指导和使用GROW模式的关键就是要提出一些很好的问题。教练并不是告诉员工该做什么,而是通过在正确的时间提出正确的问题,来帮助员工自己找到答案。
特整理70个GROW模型的问题供参考使用,分别分布在四个步骤,具体如下:
Goal:目标设定的常用问题
教练开始基于设立一个目标,这可能是一个绩效目标,一个发展目标,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决定,或一次预约教练的目标。为了明确目标的设定以及保证团队的一致性,建议目标遵循S.M.A.R.T.原则,其中的字母代表:目标是S具体的、M可测量、A可达到、R相关的、T有时限的。
如下10个问题供参考,可以帮助清楚了解目标:
1.你想从这个辅导中获得什么?
2.你想达到什么目标?
3.你想和______一起做成什么事?
4.你真的想要什么?
5.你想完成什么?
6.你想达到什么结果?
7.什么结果是理想的?
8.你想改变什么?
9.你为什么希望实现这个目标?
10.如果你达到这个目标,会有什么好处?
Reality:关于现状的常用问题
GROW模型中的R这一步可以帮助您和员工了解当前的情况 - 例如发生了什么事情,实际情况以及情况的严重程度。 关键点要注意情绪的把控,缓慢而轻松而不能像紧张的审讯一样。 让被问者自己考虑问题并思考他或她的答案。 教练使用积极的倾听技巧 。在这个环节,暂时不需要产生解决方案或分享自己的意见。
如下20个问题可供参考,可以澄清目前的现实:
1.现在发生了什么事(什么,什么时候,多久)?怎么影响或结果?
2.你已经采取了什么步骤实现你的目标?
3.你如何描述你所做的?
4.现在的你与你的目标的关系?
5.按一到十衡量成功,你现在处在哪?
6.到目前为止,你为成功做了什么?
7.你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
8.现在什么运作良好?
9.你需要什么?
10.你为什么还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11.你认为阻止你实现目标的是什么?
12.你认为现实发生了什么?
13.你认识其他有达到这个目标的人吗?
14.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15.你已经试过了什么?
16.这次你为什么这样做?
17.这次重来你能做得更好吗?
18.如果你问____,他们会说什么?
19.用一到十衡量当前情况,有多严重/紧急?
20.如果有人想跟你说一句话,你觉得/感觉是什么?
Options:你有哪些选择?
基于G,R两步对情况有了清楚的认识, 教练的谈话就转向员工可以做到的目标。
如下20个问题供参考,可以帮助员工探索选择和/或形成解决方案:
1.你有什么选择?
2.你认为接下来你需要做什么?
3.你的之一步可能是什么?
4.你认为你需要做什么才能获得更好的结果(或更接近你的目标)?
5.你还能做什么?
6.还有谁可以帮忙?
7.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会发生什么?
8.什么你已经做了?你怎么能做更多的呢?
9.如果你这样做会发生什么?
10.对于你来说,最难/更具挑战性的部分是什么?
11.你会给朋友什么建议呢?
12.做什么/说什么会得到/失去什么?
13.如果有人这样跟你说,你认为会发生什么?
14.关于这个选择更好/最坏的事情是什么?
15.您准备采取哪一种选择?
16.你之前是如何处理这个/类似的情况的?
17.你可以做什么不同?
18.你知道有谁遇到类似的情况?
19.如果有可能的话,你会怎么做?
20.还有什么?
Will:你要做什么?
前进之路,这是GROW模型的最后一步W。 在这一步中,教练核实承诺,并帮助员工为下一步建立清晰的行动计划。
如下20个问题供参考,可以来帮助探索和实现承诺:
1.如何去做呢?
2.你认为你现在需要做什么?
3.告诉我你将怎么做?
4.你将怎么衡量你已经做到了?
5.你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吗?
6.用一到十衡量,你的计划成功的可能性?
7.怎么样做才能将它做到十?
8.成功的障碍是什么?
9.您预期有什么障碍或什么需要提前规划?
10.什么资源可以帮助你?
11.有什么遗漏吗?
12.你现在要开始的一小步是什么?
13.你什么时候开始?
14.你怎么知道你已经成功了?
15.你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才能完成?
16.你不这样做会发生什么(或者什么代价)?
17.你需要我/他人来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吗?
18.本周可以采取哪三项行动?
19.用一到十衡量目标达成度,每一步你如何激励自己?
20.如何把目标达成做到十?
教练的辅导更好的状态是教练轻轻松松提问,被问者绞尽脑汁在考虑问题并回答 。教练的整个过程没有一个完美的框架, 但是遵循GROW框架,并参照每个框架内的相关问题,一切自会拨云见日。渡人如渡己!
通过提问,帮助对方产生新的觉察、看到自己的盲点,从而从内在生发出力量去解决问题。
这是教练型领导的基本式。
教练型领导会通过提问打开对方的心扉和思维,找到问题的解决之策,从而让对方感觉到一种支持,可以挖掘出更多不同的观点,创造出双赢的关系。
有限提问显得尤为重要。
之一,教练型领导的提问需要3有:有目标、有力度、有温度。
► 有目标指的是提问必须围绕着想解决的问题进行,而不是漫无目的;
► 有力度指的是能够通过提问发现表层背后真正的问题,认识问题的本质与真相;
► 有温度指的是需要关注对方的情绪,不至于激起对方的逆反与防御心理,从而真正去解决问题。
第二,教练型领导的提问有3项技巧:
(1)基于时间线的提问:
如果站在三年以后看这个问题,你会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如果这件事得到了圆满的解决,那时的你会是什么状态?
如果你实现了你的目标,你可能的突破会出现在哪里?
(2)“假如”框架的提问:
假如你是哪个明星员工,你希望自己怎样被管理?
假如你是公司的老板,你会怎么看这个问题?
假如你处在你领导的位置上,你会怎么处理?
(3)5W2H的提问:
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行动?
在开始行动之前,你还需要做什么准备?
你认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哪些事项?
有谁可以来支持你?
......
教练型领导提问的3-3,我是晏子出刀,希望今天的内容,能让你有所启发。
个人成长教练需要具备四种基本能力:聆听、发问。通过这四种能力辅助四步教练技巧,有效的与被教练者沟通。
聆听:聆听被教练者说话背后的本心、事实与真相、感受、情绪。聆听的态度是忘我的,抛开自己的判断和看法。
发问:通过发问发掘被教练者的心态,收集资料,让对方找出自己的 *** 解决问题。发问的态度是中立的、有方向的和建设性的。
当你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打扮和想要的不同时,你自然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教练会要求拟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跟进和检视你的成果。没有计划和行动,目标永远不会变成成果,同时教练会像催化剂一样促使你提高行动力。让你看到自己的潜能以及行动中心的可能性,支持你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学习,令你真正做到并挑战你做得更好。
辅导,是晋升的前道工序。在老板的眼里,辅导人既是在考察你的能力,也是在考察一个人的人品。
***【怎样辅导一个人?】
1.教行动 *** ,不教价值观。
我们常常忽略两个问题:
之一个,叫无法透明。
第二个问题,就是无法度量。
讲辅导,重点就是要讲怎么通过良好的沟通,教对方行动 *** ,教会他怎么做。
值观念很重要,所以我们不能停留在理念的沟通上。理念要落地,价值观念必须要翻译成行动 *** ,这才可能成功地辅导别人。
教价值观是没有用的,得配上行动方案。
它解决的是,员工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能做到什么程度。
***2. 辅导总共分三步:
之一,植入目标;
第二,发现盲区;
第三,实战演习。
公式:
【辅导=植入目标+发现盲区+实战演习】
(1)植入目标
咱们可以跟他谈职业规划,可以谈对他的期待,也可以谈单位的整个大盘子。总之,要给他一个他想要的东西。
在跟他去交代这个目标之前,我们一定要判断一下,到底是我觉得对方想要这个东西,还是真的是对方想要这个东西。
是不是对方的目标,“不要我觉得,得他自己觉得才行。”最起码也得是咱们共同的目标,我们才能开启辅导。
先植入目标,再启动辅导。而且这里面也用到了我们之前讲过的技巧,把全部的“你”和“我”,都翻译成“我们”。当我们是共同体的时候,这个辅导就能自然而然地进行下去。
(2)发现盲区
要让辅导有效果,咱们不能只知道他不行,还得知道他具体哪里不行。我们要带着善意来猜测别人。
通过沟通找到这个能力盲区呢?
首先,我们不能泛泛地去辅导。
我们作为辅导者,一定要主动出击。
是在脑子里把自己的乔哈里窗调用出来,通过沟通、探询的方式,去发现对方真正的盲区是什么,才能实现精准辅导。
定位原因的 *** 在传统的教练技术里,有16个字:我说你听,我做你看,你做我看,你说我听。
也就是说在我们日常的沟通当中,我们更强调他做你看的这个过程。
当你在给别人做辅导的时候,你要学会做一件事,叫“制造一个结界”。注意这两个字,“结界”。
***什么是结界?就是在魔法世界里,魔法师可以用魔法营造出一个小的空间,跟外界暂时地隔绝开来。这个小空间,就叫做结界。(时间结界,和空间结界。)
因为做事是以交付结果为目标,那就是不管谁做,什么方式做,只要把成果交付了,就算完成。
但辅导是以成长为目标,必须要让被辅导的人获得真实的成长。
必须先要让对方愿意听你说话,辅导才有效果。
植入目标,扫描出盲区,定位好,准备好了结界,最后就是实战演习。
(3)实战演习
如果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特别好的辅导者,我建议你要学会做这件事:
一种特别的复盘 *** ,叫AAR(After Action Review)。这个复盘 *** 最早来自于美国的军队,后来我是从华为公司把它学来的。
AAR它的关注重点不一样。它不是关注哪好、哪不好这种事实和结果层面的东西,而是更关注当时指挥官是怎么思考的,由于什么条件出现了所以做了这样的决定。
那这种 *** 其实在电影行业里也会用,电影行业培养学生通常会用一种 *** ,叫拉片子。
通过拉片子或者叫AAR这种方式才能让被辅导者明白,这里面原因居然藏得这么深,原来这个 *** 跟那个条件是相关联的。
one more thing:
之一句话,选对人,比辅导人更重要。
第二句话,淘汰人,也比辅导人更重要。
价值观很难辅导,它是筛选出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
GROW模型,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教练技术。最近翻看了它的相关资料,觉得非常值得推荐。在这个模型的背后,它诠释了为什么滑雪教练可以培养出优秀的网球运动员。事实上,滑雪教练的确可以培养出顶尖的网球选手。
哈佛大学的教育学家兼网球专家蒂莫西•高威尔Timothy Gallwey在他的一书《The Inner Game of Tennis》给出了答案:因为滑雪教练不会打球,不能给任何指导和介入,他们只是询问选手的感觉,帮助了解现状,做出调整。正是这种支持,帮助选手找到自我,并且自己承担成长的责任,从而帮助选手提高了水平。
GROW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 目标设定 、 现状分析 、 发展路径 和 行动计划 。
(1) Goal Setting:What do you want ? 教练开始基于设立一个目标,这可能是一个绩效目标,一个发展目标,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决定,或一次预约教练的目标。为了明确目标的设定以及保证团队的一致性,建议目标遵循S.M.A.R.T.原则,其中的字母代表:目标是S具体的、M可测量、A可达到、R相关的、T有时限的。
(2) Reality Check:What's happening now ? 这一步可以帮助您和员工了解当前的情况 - 例如发生了什么事情,实际情况以及情况的严重程度。关键点要注意情绪的把控,缓慢而轻松而不能像紧张的审讯一样。让被问者自己考虑问题并思考他或她的答案。教练使用积极的倾听技巧。在这个环节,暂时不需要产生解决方案或分享自己的意见。
(3) Options:What could you do ? 在这一步中,教练的谈话就要转向员工可以做到的目标了。
(4) Will:What will you do ? 在这一步中,教练核实承诺,并帮助员工为下一步建立清晰的行动计划。
GROW模型清晰地表达了,如何以“教练”的身份去培养队员,如何做好一个“教练”。这个模型,适合所有的管理者学习,管理者的责任之一就是使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员工成长。
这个模型还适用于老师,也适用于家长。掌握GROW模型的核心 *** ,老师和家长也能充当“教练”的角色,帮助孩子们成长。将下来,将持续关注和研究GROW模型,把它应用于工作和家庭教育领域中去。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