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乒乓球小将,四岁半开始练习打球,五岁拿下同年龄组全国冠军,她被教练训斥后强忍着泪水拿起球拍的样子,让人心疼。视频播放量超过500万甚至火到国外,张继科送她签名球衣,邓亚平连线亲自指导,这位外表福原爱,内心张怡宁的小女孩叫做李依依。
她是如何在一夜之间火遍全国的,李依依会成为中国新一代的魔王吗,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位小姑娘的传奇故事吧,欢迎大家关注李先生懂人物。
2020年一段中国小女孩练习打乒乓球的视频火遍全网,视频中她撅着嘴,满脸委屈,耳边响起了教练严厉的声音,别给我撅个嘴,不愿意练给我出去。
盛怒之下的教练让她调整好状态后再回来,执着的小姑娘却一手持球,一手拿着拍,强忍着眼中的泪水,还想继续练习。
她这副委屈巴巴的样子,非但没能得到教练的认可,还被教练要求转过身去,你发我也不打,就是这句话让小姑娘彻底破防。
她转过身后泪水夺眶而出,小小年纪不停的擦着眼泪,看着就让人心疼。
不过她仅在伤心了十几秒之后,就擦干了眼泪,迅速调整好状态,跟在小男孩的身后开始练习,和同伴做出相同的击打动作,一丝不苟。
很多人看到这一幕都感到有些吃惊,她才是个孩子,就如此的有自制力,真的太难得了。而从她的身上,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中国乒乓球人永不服输的精神。
问问现在的奥运冠军们,哪一个不是从小就开始刻苦训练,这位小女孩,只是她们童年的一个缩影,这段视频在网上流传之后,也引起了外国网友的热议。
难怪中国乒乓球队会制霸世界几十年,不是没有道理的。小女孩叫李依依,打乒乓球是她的业余爱好,因为她在打球中的动作和神情有些像,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网友亲密的称她为小小福原爱。
尤其是她在练习时哭鼻子的软萌形象和福原爱小时候如出一辙,不过李依依的妈妈对于这个绰号并不太赞同,她不希望女儿凑福原爱的热度,而喜欢叫她乒乓球小依依。
2014年,李依依出生在山东省泰安市的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她活泼可爱,无忧无虑,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2018年李依依四岁在幼儿园小班,毕业后的那个暑假里有些百无聊赖,妈妈为了释放下小姑娘的精力。想给她报一动一静两个兴趣班,小姑娘先是学习了美术,又因爸爸业余爱好打乒乓球,索性就来个女成父业让她去学习打乒乓球了。
父母让她打乒乓球只是为了让女儿多接触一些运动,身体能够变得更强壮,她们给依依报的也是乒乓球兴趣班。并不是什么打怪升级的培训班,可那张乒乓球台仿佛有着某种神奇的魔力,让刚接触她的李依依就深深爱上了这项运动。
练球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布满荆棘,李依依刚开始打乒乓球的时候,身子只比球台高一点儿,但气势却一点也不弱。
在大课练习时,所有的孩子将轮流和教练打三拍,刚入门的李依依,却每次连这三个球都接不住,人送绰号123。
小孩子打输了或者动作不达标总是常有的事情,李依依也因此挨了不少训,经常被训哭,但她不会找爸妈告状,也不会摔拍子走人,而是在伤心过后重新投入到训练当中。
小依依说她哭是因为知道自己的动作做的不标准,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这个小丫头,对自己真是太狠了,难怪大家都说这个女娃是外表福原爱,内心张怡宁,有望传承中国乒乓球队的大魔王一波。
李依依还说我的眼里可以有泪水,我不会让它流下来。正当教练感动的一塌糊涂之际,她又大胆的宣战,我一定一直练下去,一定会打败你。所有的感动全没了,是不是很有画面感呢。
而小家伙也真的就从和教练对不上三拍,到后来能和教练对打几十个回合,再到后来能在公园战胜了业余选手爸爸,进步突飞猛进。
其实有哪个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为了不打扰教练的训练节奏,李依依的爸爸和妈妈总是忍着心疼,然后在她下场后再做心理辅导。
教练的严格也是在场上的,不训练的时候李依依也会和教练撒娇,缠着教练带小朋友们出去郊游。在教练的严格训练下,加上李依依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个小女孩很快就打出了成绩。
2019年8月,李依依五岁在乐旋杯全国少儿乒乓球比赛中荣获冠军,她小小的个子怀里抱着大大的奖杯,开心极了。
在李依依爆火后,有人将她的这段战绩拿出来说事儿,说她是乒乓球天才,但李依依的妈妈却很低调,她说那场赛事参加的人并不多,女孩子更少能拿到冠军是幸运,可真是人间清醒了。
这和伊藤美诚的妈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李依依在全网爆火后,邓亚平通过视频连线亲自给她做指导,张继科特意寄来了自己的签名球衣,这些乒乓球界响当当的大人物,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给小依依加油助威。
在2021年山东春晚上,李依依作为神秘嘉宾和她的榜样张继科见面了,她居然问张继科你打球的时候哭不哭。全场爆笑,大家都被小姑娘的童言无忌给逗笑了,张继科幽默而不失风度的回答,在球场上我从来不哭,都是回家躲到被窝里哭。
这番半真半假的回答,不知道小姑娘能理解几分,在李依依成为网红后,形形 *** 的商业活动和直播带货都找到了她,却被父母依依拒绝。
事实上,李依依的父母当初在发布那些视频时,并没有想着会爆红,而只是想记录下孩子的成长,将来等女儿长大了再看这些会很有意义。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不受外界影响,父亲没有乘胜追击,而是不再对女儿的练球动态做追踪报道。
因此,我们也很难再看到李依依打球的视频了,现在已经上小学的李依依,在学习上也有着一股敢打敢拼的劲头,受到班主任的表扬。
父母对于她做网红并不认可,还是希望自家女儿能够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当然对于如此有天赋而又勇于挑战的小丫头,如果她愿意在乒乓球领域更加精进,父母还是会全力支持的,我们就静待花开就好。
国家队乒乓球训练视频请点击以下链接进入:
;word=%B9%FA%BC%D2%C6%B9%C5%D2%C7%F2%B6%D3%D1%B5%C1%B7%CA%D3%C6%B5fr=ala11
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成立于1952年的中国乒乓球队,在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下,拼搏不息,攀登不止,经历了由弱到强、持久昌盛的发展历程。 自容国团1959年赢得之一个世界冠军至今,中国乒乓球队四十多年来共为祖国夺取124.5个世界冠军。中国乒乓球队队训是“你不要这一分,祖国还要这一分”。2012年8月8日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决赛,中国以3-0的总比分战胜韩国,夺得男团冠军,成功包揽乒乓球项目的所有金牌。
教练员
乒羽中心
蔡振华、尹霄、李晓东、吴敬平、韩华、乔红、吕林、齐宝香、余承刚、史鸿范
地方
北 京:李隼
天 津:钟金勇
上 海:陆元盛、胡汉平
江 苏:乔晓卫
山 东:陈智明
四 川:肖战
*** :刘国梁
各地运动员
北 京:刘恒、张括、马龙、郭焱、王亚楠、丁宁
天 津:郝帅、李平
河 北:贾君、刘志强、王婷婷、叶明辉
辽 宁:徐辉、郭跃、李佳、常晨晨、雷振华
黑龙江:孔令辉、李博洋、孙健、王璇、冯亚兰
上 海:王励勤、郭瑾浩、张洋、黄俊、鞠连华
江 苏:闫森、秦志戬、张勇、单明杰、陈杞、周阳、李菊、张莹莹、张晓武、陈晴、胡滨
浙 江:沙陈斌、史尖
福 建:王熹
山 东:杨小夫、张继科、孙任、李晓霞、高曦、彭陆洋、侯琳、吕雪
湖 北:詹健、朱文韬、刘娟、饶静文
广 东:刘诗雯、马琳、张超、魏炎涛、曹麦乐乐、王珊、蔡赛、吴月娇
海 南:李虎、杨磊
四 川:邱贻可、王建军、叶若挺、谢悦章、陶智新、李茜、杨文巧
*** :王皓、张继科、李陟、王振、白石、梅强、曹溱、迟洋、丁颖、文佳
链接:
提取码: 9j4n
国家乒乓球队教学片《乒乓球基本技术》, 97版标清视频。国家乒乓球队教学片《乒乓球基本技术》-国家乒乓球队最全技术训练教学片,本套视频一共包括十二个技术专题: 1),乒乓球基本技术-正手攻球, 2).乒乓球基本技术-推挡技术, 3).乒乓球基本技术-搓球技术, 4).乒乓球基本技术-弧圈球技术, 5).乒乓球进阶技术-直拍横打, 6).乒乓球进阶技术-横拍反手攻球,7),乒乓球进阶技术-加转弧圈球, 8),乒乓球进阶技术-推挡(上), 9),乒乓球进阶技术-推挡(下), 10).乒乓球进阶技术-削球技术, 11),乒乓球进阶技术-正手攻球(上), 12).乒乓球进阶技术-正手攻球(下)。
邓亚萍出生在我国中原地区的大都市郑州,邓亚萍的父亲邓大松20岁前曾是河南省乒乓球队选手。亚萍5岁时,便跟父亲到郑州西郊的文化宫打球。开始,亚萍拿的是横拍,后来看她个子长得慢,胳膊短,从第二年起便让她改打直拍。
那时,亚萍每天只练一二项内容一攻对推,父亲推,亚萍用正手攻,或者二人对攻。在两年多时间里,亚萍全是练的正手攻。这种“畸形”训练法,在所有的乒乓球教科书中是找不到的。邓大松认为,作为一名运动员,突出特长是之一位的,而技术全面则是第二位的,反之,一开始就让运动员注重技术全面发展,尽管什么都会,但一样也不精,以后再想培养其特长,就很难。实践结果如何呢?可以用邓亚萍的话来作答:“现在很多人羡慕我正手攻球凶,得分率高,我要感谢父亲当初对我采用了那样一种不同常规的训练手段。”
两年后,邓亚萍开始补练反手及其他技术,注意技术的全面发展。尽管如此,由于她是学攻出身,惯于打攻,故在每次比赛时,她总是攻字当头,以攻为主,一攻到底,正手攻,侧身攻;高球攻,低球也攻;长球攻,短球也照攻不误。久而久之,她的快攻特长便形成了,无处不攻,既快又狠。
1987年秋,邓亚萍凭着自己的才干和实力,入选国家青年乒乓球队。在教练姚国治的指导下,邓亚萍开始了反手弱侧训练。很快,她便解决了从左侧还击弧圈球的办法一以拨还击, 这下,邓亚萍如虎添翼,左右开弓,正手攻既快又狠,反手拨又怪又刁,使中国传统的近台快攻与长胶快拨浑然一体,她的独特打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3年后,邓亚萍的这种奇特打法在第11届亚运会和第4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发挥了威力,她三登世界冠军宝座。
观看邓亚萍打球,有一种叱咤风云、出神入化的感受。她不仅正手进攻技术纯熟,命中率极高,让人有一种放心的感觉 ;而且击球动作幅度大,坚决果断,洒脱大方,凶猛顽强,一往无前。她那连珠炮似的凶狠凌厉的扣杀令对手难以喘息,多变的发球令对手难以捉摸,突如其来的一拨像电闪雷鸣,球的落点变幻莫测。比赛越是到紧张时刻,她越是手不软,咄咄逼人。特别在比分落后的关键时刻,她沉着冷静,照攻不误。
当然,创新打法是邓亚萍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更重要的是她长期以来的刻苦训练。她是国家乒乓球队中练得最刻苦的人,这是全队公认的事实。至于什么叫苦,邓亚萍有自己的理解:“什么叫苦?只有自己不愿干的事情被人家逼着去干,才叫苦。我一天到晚苦思、苦想、苦练,没有苦的感觉。我一举起球拍,人就觉得兴奋,没有什么比打球、琢磨球更让我感到有兴趣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