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很无聊。你把分给我让我激动一下。ORZ
池炳文回应网友,胸前41枚徽章并非都是他个人所获得的
近年来,一位70多岁的、胸口挂满41枚奖章的老军人备受关注,他收藏了数千枚奖章,吸引众多媒体采访报道。网友在论坛对其佩戴奖章的真实性提出强烈质疑,甚至有网友提出“2007年*的骗局--池炳文把《解放军画报》给忽悠了”。记者采访了当事人池炳文,他说胸前那41枚奖章里面只有24枚是他自己获得的,其它的是别人送的或者交换来的;他说自己的确不是特级战斗英雄,不知道为什么被那么宣传;他说自己只是一个老兵,一个喜欢收集奖章的老兵。
昨天是八一建军节,池炳文在南京理工大学忙于他开办的“将帅路”展览。展览从7月24日到8月3日,是为了纪念建军80周年而开的。池炳文说,为了这个展览他花费半年的时间,从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总政治部等地方收集了材料,展出从土地革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1700名将军、元帅的军章和照片。
[ 转自铁血社区 ]
在展览上,他胸前佩戴着饱受争议的41枚奖章。他告诉本报记者,里面有17枚是别人赠送或者和别人交换的,不是他自己获得的。这17枚刚好就是网友们质疑的17枚。
登上杂志封面
各类奖章是池炳文的骄傲。半个世纪以来,他收集了7000多枚(在不同时期、不同媒体的报道中,奖章数量从1000多枚到7000不等)纪念章、军功章、奖章。
很多主流媒体报道过他的事迹,在这些报道中,他立过40多次战功,是毛岸英的战友,在“抗美援朝”中立过特等功,还是特级战斗英雄。
今年3月,池炳文的事迹达到了顶峰,他的照片登上了《解放军画报》的封面,《解放军画报》称他为“战斗英雄”。在这张照片上,池炳文在身上挂了41枚各类证章。3月15日,《中国国防报》报道说,他胸前佩戴的41枚军功章,就是我军在各个战争时期授予他的勋章。
封面的图片非常清晰,军事爱好者们得以第一次有机会细细研究池佩戴的奖章,一研究,就出了问题。
[ 转自铁血社区 ]
既是骑兵又是民工?
在“中国将军政要网”论坛上,一篇《打假:“老英雄”的军章》让众多网友加入质疑池炳文身上所挂的证章真伪的讨论中。
一名叫“日辰日辰”的网友自称是徽章收藏爱好者,“我想告诉一个大家不愿相信的事实,老英雄胸前的军功章不少是赝品。我对老英雄的事迹毫不怀疑;我只是以一名徽章收藏者的眼光,判断徽章真伪!”
在《解放军画报》的那张照片上,几枚徽章尤其让这位网友生发疑心。对其中的“辽西省人民政府颁抗美援朝民工模范奖章”和“骑兵五师一等功臣”,网友说又是民工又是骑兵,太强悍了,同样的质疑还包括“吉林省政府颁一等功劳模奖章”、“中国铁路职工抗美援朝纪念章”和“中国人民公安部队首届劳模代表纪念章”等。
对“东北民主联军毛主席奖章”,网友介绍说这是1947年授予在作战中立功*、立3次大功的英雄,而此时的池炳文才12岁。“想想13岁的王二小被人民传颂几十年,池某人实在太委屈了。”网友调侃道。
“即使这41枚奖章都是真的,也只能说明池某是骗子。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同时获得不同部队在同一时期发的不同奖章。”一名名叫“少年老无成”的网友对池炳文所佩戴的41枚徽章仔细研究后得出这个结论。
[ 转自铁血社区 ]
“宣传与他档案不符”
其实池炳文的那张照片登出来后,在“业内”就引起质疑之声。中国军事博物馆的一名军事史编辑说,那些证章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
是否赝品,人们只是凭肉眼,根据照片来判断,并没有人去做“专业的鉴定”。但对池炳文的质疑,仍然在网络上被说得头头是道。3月以来,池炳文的奖章问题逐渐从军事论坛走向网络公众,影响越来越大。
对池炳文的事迹以及质疑,他所在的南京农科院的人也常常听到。“他那些有的是纪念章,只是旅游区的纪念章,现在他吹得越来越大,那些宣传材料上所说的,和他本人的档案并不相符,宣传上说的那些事情,也是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农科院一位工作人员说,在农科院老干部中心,池炳文是资历最浅的,他离休前是科级干部,离休后享受处级待遇。
“我不是战斗英雄”
网友们也质疑有关池炳文报道中所提及的那些经历。比如他根本不可能是特级战斗英雄,因为各类名录中并没有他;报道中说池炳文1960年任广州军区直属政治部营级参谋,而政治部不可能设参谋,以及他两次入朝的经历。
[ 转自铁血社区 ]
“我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战斗英雄,1960年在广州军区我担任的是负责后勤建设的科长而不是参谋,我只在1950年10月19日入朝1次。”池炳文对此说。至于为什么媒体那么报道,他说不知道。
“网上的人爱怎么讲就怎么讲,那是别人的言论自由,我只要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就是了。我已经70多岁了,不图名不图利。”池炳文希望,他收集的这些徽章能给下一代以教育。
事实和宣传总是有距离,这也许和池炳文的真假与网友们的质疑无关。
本报记者 丰鸿平
17枚不是本人获得的
他说:“收藏的是买的、挂的都是我应该获得的”
[ 转自铁血社区 ]
对于网友的质疑,池炳文从未予以回应。日前,记者采访了他,他给出了解释——41枚徽章,并非都是他个人所获得的。
开个会就能拿个徽章
“那张照片上的41枚徽章,有17枚是别人赠送或者和别人交换的,24枚才是自己获得的。”池炳文说。
他仔细辨认了网友发布的质疑图片后确认,照片所示的第5、8、10、12、13、14、17、19、20、21、22、23、24、26、28、30、31、32、33、34等徽章都是别人赠送或与别人交换的。
他说在自己一生中,获得的徽章是49枚,送或者与他人交换了22枚,他即便是补上别人送的和交换的也只是挂了41枚。
池炳文甚至记得那些引起质疑的徽章的来历,比如和铁道工人交换的、和彭德怀的司机交换的等,而很多的纪念章,得来并不难,去参加一个会议或者参观一个地方,就会得到一个纪念章。
[ 转自铁血社区 ]
41枚军章装束的来历
对于自己41枚军章装束的来历,池炳文介绍说,2002年11月,十六大召开之前,他受邀去南京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了让学生知道有关军章的知识,池炳文在他的衣服上挂了41枚证章,他认为,这41枚证章和他收藏的7000多枚证章有所不同,因为这41枚是他“应该获得的”,包括他自己立功所得、别人赠送以及把前两类和别人交换所得,而其他的证章,则是他通过金钱方式所获得。
此后,挂上41枚证章的衣服就成为他出席社会公共活动时的“礼服”,《解放军画报》找到他时,他就是穿了这“礼服”来拍照的。在他在南京理工大学开展览的这几天,他也穿了2次。
一等功奖章军徽是纯金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2011年式立功奖章,主章呈十角形,边缘由经过五个艺术化处理的尖牡丹花瓣和五组艺术化处理的圆牡丹花瓣构成;中央图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和桂叶,军徽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桂叶象征着崇尚荣誉。一等功奖章主章均为金色。
扩展资料:
授奖资格: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二条规定:“本条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维护纪律、实施奖惩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单位,以及参战、支前的预备役人员。”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九十四条规定:“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参照本条令执行。”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十八条规定可知: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联系实际回答和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成绩突出,有较大贡献的,可以记三等功;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二等功;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可以记一等功。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第十九条规定可知:
战斗中英勇顽强,坚决执行命令,模范遵守战时纪律,完成作战任务成绩突出,或者主动掩护、抢救战友,事迹突出,有较大贡献的,可以记三等功;功绩显著,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二等功;功绩卓著,有重大贡献的,可以记一等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立功奖章
1、一等功
战斗中英勇顽强,坚决执行命令,模范遵守战场纪律,完成作战任务成绩突出,或者主动掩护、抢救战友,事迹突出,有较大贡献的,功绩卓著,有重大贡献的,可以记一等功。
2、二等功
战斗中英勇顽强,坚决执行命令,模范遵守战场纪律,完成作战任务成绩突出,或者主动掩护、抢救战友,事迹突出,有较大贡献的,功绩显著,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二等功。
3、三等功
坚决执行上级命令,正确指挥,密切协同,在组织指挥完成作战任务中,表现突出,有较大贡献的,可以记三等功。
扩展资料:
1979年3月23日,总政治部下发《关于颁发战时英雄模范奖章和立功奖章的通知》,规定对立三、二、一等功的个人,分别授予三、二、一等功奖章。
对大军区、军兵种授予英雄模范称号的个人,授予二级英雄模范奖章,对军委授予英雄模范称号的个人,授予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并由总政统一制作了英雄模范奖章和立功奖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颁赠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纪念章”,铜质,通径4.3厘米,五角星形,正中镌毛泽东主席头像,四周麦穗环绕。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功臣和英烈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功荣誉称号,还授予特级、一级、二级、三级英雄光荣称号(未颁发勋章)。
地方政府给立功将士和支前模范颁发了奖章,如“抗美援朝功臣奖章”、“一等战斗英雄奖章”(五二部党委会颁)、“志愿抗美援朝模范奖章”(辽东)、“抗美援朝民工模范奖章”(辽西省人民政府颁)、“志愿民工模范奖章”(松江省政府颁)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功
关于省部级劳模具体应该享受哪些待遇,国家没有做出统一规定,由各省按照有关政策掌握。
2008年1月4日《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中组发〔2008〕2号)下发后受表彰的省部级劳模,应享受的待遇包括4项:即发给1万元奖金;在职时可奖励晋升一个级别工资档次或薪级工资;退休时仍保持荣誉的,退休费比例可提高5—10%;退休后每月享受80元荣誉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