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打阿根廷用航母了吗知乎(英国打阿根廷用航母了吗知乎)

2023-02-03 12:06:00 体育资讯 maimiu

马岛战争中,英国航空母舰到底有没有被击中,求详细的说明。

没有,阿根廷本想用飞鱼导弹击沉英国航母,之后英国航母释放干扰弹,导弹偏离航向,不料歪打正着,击沉了英国的大西洋运输者(好像是这名)号运输船,不过这也是英国在马岛战争期间*的一批损失。

想问一下:英国和阿根廷在1882年打的马岛战争中,英国航空母舰真的被导弹击中了吗?

没有

1982年,阿根廷人曾三次使用飞鱼导弹攻击英国舰队

第一次击沉了谢菲尔德号;第二次大西洋运输者号成了倒霉蛋;第三次击伤了格拉斯哥流浪者号

但*号和竞技神号没有事情

两者回国后入船坞的检修时间都很短,都是进行改装

1982年马岛战争,拥有航母的阿根廷为何打不过日薄西山的英国呢?

在1982年的《晓年鉴》中,高晓松讲到了阿根廷和英国之间的马岛战争。

这场围绕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卡兰群岛”)展开的海陆空联合作战,对参战两国来说意义非凡,尤其是使得战胜国英国的首相撒切尔夫人威望大增,并一举助力其所在的保守党赢得了83年的普选。

1

收复马岛

只为转移阿根廷国内危机

在马岛战争爆发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阿根廷都由军政府独裁统治。1981年,阿根廷国内矛盾重重:通货膨胀率高达600%,国内生产总值下降达11.4%,薪资增长却只有19.2%,工人大规模罢工。

面对国内群众对政府的怨声载道,时任军政府*统治者的加尔铁里“灵机一动”,决定要收复马尔维纳斯群岛。

马尔维纳斯群岛是英国的殖民地,但离英国有13000公里。同时,它距离阿根廷只有500公里,被阿根廷认为是自己的固有领土。

消息一出,阿根廷国内的舆论风向瞬间改变了。群众的爱国热情被点燃了,士兵们纷纷报名,要收复自家门口的马岛。原本的独裁将军加尔铁里成了深明大义的领导人, 甚至被誉为“全民族的光荣与骄傲”。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成千上万人聚集在广场上,表达对总统加尔铁里的支持。

由于英国距离马岛太远,二战之后又元气大伤,因此对马岛的管辖也比较松散。于是,阿根廷出动航母舰载机、巡洋舰等猛攻马岛,很快便在1982年占领了只有200多名英兵驻守的马岛。

加尔铁里认定英国不会跨越大半个地球来和阿根廷争马岛,再加上阿根廷已经拥有航母,武器装备发达,自己的胜利似乎已近在咫尺。

2

日薄西山?

英国铁血宣战!

可惜,加尔铁里料错了。

1982年,英国时任首相是撒切尔夫人。这位行事果断、毫不退让的“铁娘子”,在得知福卡兰群岛被占领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宣布战斗,并迅速派遣了一支特混舰队远征南半球。

马岛战争开始了。

由于“二战”后的英国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这次的铁血宣战使得英国士气大增,全都斗志昂扬地想要收回福卡兰群岛。甚至连伊丽莎白女王的次子安德鲁王子也加入了这场战役。他作为*号航空母舰上“海王”直升机的一名驾驶员,负责巡逻、协助疏散、运送、搜救等行动。

尽管整体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但英国毕竟是从各种大风大浪中挺过来的,拥有完备的军工业,作战经验丰富。

在马岛战争中,英国出动了仅有的两个航母战斗群和刚服役不久的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还组织了皇家空军、皇家海军、陆军等奔赴战场,与此同时,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商船等也都迅速形成了完善的后勤体系。

相比之下,阿根廷只有空军比较能打,海军和陆军简直不堪一击。英军的核潜艇击沉了“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后,阿根廷的航母居然始终固守在港内没有出战。

而更可怕的是,阿根廷陆军中有不少新兵,意志力很不坚定,面对英军着陆后的进攻,竟有1万多人主动投降。

3

欧洲大国夹击下的阿根廷

尽管同大动干戈的英军相比,阿根廷算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但可惜的是,英国毕竟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英联邦的*,还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与美国、法国同属于北约阵营。

因此,除去阿根廷本身和英国的对战,马岛战争发展到最后,已经演变成了一场阿根廷与英美法等发达国家的对阵。也就是,阿根廷面对的是欧洲大国的夹击。

加尔铁里由于自身反共的政策主张和美国交好,因此,占领马岛前他认为,美国即便不会帮助自己,也会保持中立。但他再次料想错了。当英国宣战后,美方便开始调用卫星,向英国传达他们探测出的情报。

同时,由于阿根廷本身并未建成完备的工业体系,作战使用的“超军旗”攻击机、“飞鱼”导弹等武器装备大多以进口为主。在马岛战争中,阿根廷使用只有几百万美元的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国价值16亿美元的驱逐舰谢菲尔德号。

但由于飞鱼导弹的储备数量不够,等到阿根廷再次向法国制造方订购时,法国在英方的施压下无情地拒绝了阿根廷,甚至还向英国提供了武器参数。

种种原因凑在一起,造成了阿根廷在马岛战争中的惨败。

加尔铁里缺乏对国际局势的认真思考,仅出于转移国内矛盾的目的便占领了马岛,从而引发了马岛战争。同时,在拥有天时地利的情况下打输了马岛战争,阿根廷的种种表现都算得上是*的反面军事教材。

马岛战争也让世界其他国家开始对自身的军事发展和国际处境进行反思,算得上影响深远。

英国打阿根廷用航母了吗知乎(英国打阿根廷用航母了吗知乎) 第1张

简述一下英国与阿根廷的马岛战争

英国要抢占阿根廷的岛屿!拒不交还!阿根廷距离马岛很近!无需大型军舰和航母、马岛在飞鱼导弹的射程范围内、(飞鱼导弹是阿根廷进口德国的)再加上大英帝国经济衰退!已经不是二战时候的大英帝国了、经济危机是英国无力承担高昂的军费、缩减军费!裁军、航母退役!........、马岛距离英国本土很遥远、要开展必须要航母、当时的英国几乎没有可用的航母!有一艘二战遗留旧航母接近报废、当然阿根廷也没有航母、形式已经很明朗了!阿根廷是本土作战外加飞鱼导弹、英国要开着一艘报废的直升机(不是战斗机)航空母舰不远万里、取马岛、其实航母根本不敢靠近马岛!害怕导弹啊!只是直升机(不是战斗机)在马岛附近转转、毫不客气的说、英国处在被动的地位、战争的转折点在英国有一位铁娘子、萨切额夫人、通过外交手段获取了飞鱼导弹的技术参数、(貌似是德国还是法国?)英国军舰雷达能发现导弹、是飞鱼导弹打不中、阿根廷的8枚飞鱼导弹用完了!阿根廷外交失利!买不来导弹了、所以就放弃马岛!英国获胜!!!纯手打!还望多多指教噢、

马岛战争中阿根廷为什么会被英国打败呢?

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南美洲的东南角,靠近南极圈,英国称福克兰群岛,距离阿根廷500多公里,距英国1万多公里,是英国的殖民地,而阿根廷认为自己对马岛拥有主权,历来主张收回。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军政府铁尔加里总统下令军队攻占了马岛并宣誓主权。

英国朝野群情激昂,英国首相及保守党*撒切尔夫人向全国发表讲话,誓言进行反击。英国迅速组织以*号和竞技神号两艘轻型航母为首的特混舰队浩浩荡荡南下大西洋,马岛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英阿两国军队在马岛海域进行了激烈血腥的战斗,陆海空硝烟弥漫、双方损失惨重。经过74天的厮杀,6月14日,英国军队成功登上并占领马岛,岛上阿军投降,阿根廷宣布战争失败。

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阿根廷军队依托本土在家门口作战,为什么会败于劳师远征的英军呢?

我们从以下3个方面分析一下。

1 国家实力

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海外殖民地遍布全球,称霸世界100多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伤了元气,国家实力逐渐衰落。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了十几个百分点,失业率不断攀升,通货膨胀,社会矛盾日益加深。

虽然面临种种社会危机,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当时的世界,英国仍属于资本主义强国。

跟老牌列强英国相比,阿根廷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属于南美洲一个地区性强国,二者无法相提并论。

阿根廷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1816年独立以后经济逐步发展,到了20世纪脱颖而出成为南美地区的强国,自诩是:南美洲的美国。

20世纪80年代初,阿根廷也陷入了经济危机,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十几个百分点,制造业产量下降了20几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高达600%以上,工人不断罢工反对军政府的执政,社会动荡不断加剧。

面对国内的种种困境,阿根廷军人总统加尔铁里为了转移社会矛盾和公众的视线,决定出兵马岛,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

2 外部支持

英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促使联合国通过并发表决议:要求阿根廷从马岛撤军。

欧洲盟友纷纷对阿根廷发起贸易制裁,以示对英国的支持。法国跟阿根廷有军火贸易,当时正陆续向阿根廷出售超级军旗战机和飞鱼导弹,在英国的压力下,法国暂停了军火出售。法国的这一决定对马岛战争后期的走向产生了影响。

美国口头上表示中立,不支持任何一方,暗地里向英国开放了位于大西洋深处的阿森松岛上的美军基地。

阿森松岛位于英国和马尔维纳斯群岛中间的位置,距离两方各5000多公里。英国特混舰队在阿森松岛短暂停留歇脚,补充给养,海军陆战队在岛上进行了登陆训练。

美国在马岛战争期间,还向英国提供卫星情报,给这个西方盟友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阿根廷这边儿就尴尬了,南美洲国家除了智利以外都支持阿根廷,但仅限于口头支持,拿不出什么实际行动。

智利跟阿根廷接壤,历史上一直有领土纠纷和军事冲突,智利担心阿根廷占领马岛以后会野心膨胀,继续蚕食智利的领土。

马岛战争期间,智利利用地缘优势不断向英军提供阿根廷战机起降的雷达情报。

“他们帮助了我们”。三十多年以后,对于智利当年的雪中送炭,英国老兵仍然充满了感激。

3 军事比拼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如同两个拳击手,不论你的后勤保障好坏,观众的支持度强弱,最终,决胜负定乾坤还得靠各自的拳头说话。

英军以马岛为中心,画设了一个三百海里的禁区,宣称禁区里的任何敌机敌舰将会被毫不留情的予以击落击沉。

英军如此有底气是有根源的,跟阿军相比,当时的英军是一支现代化的军队。英舰各自都具备一定的防空反潜能力,搭配航空母舰的配合,相互协调、协同作战,组成了一个防空、防海、防潜的立体火力网。

阿根廷海军虽然在军舰数量和吨位上也很可观,但大多是几十年前的古董舰,没有起码的防空和反潜能力,为了避免成为靶子,阿舰纷纷撤离马岛周围的海域,使马岛上的阿根廷守军孤立无援。

即使这样,英潜艇仍然击沉了阿根廷的重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以示警告。

阿根廷空军只能孤军奋战,他们用之前从法国买来的超级军旗战机和飞鱼导弹先后击沉了英军的谢尔菲德号、考文垂号等几艘军舰,自己也付出了二十多架战机被击落的损失。当仅有的5枚飞鱼导弹打完之后,阿根廷空军也只能望洋兴叹,无力回天了。

英军取得了制海制空权以后,立即对马岛上的阿根廷守军发起了进攻。岛上的阿军外无援军,内缺粮草,士气低落,1万多守军不战而降。

总结:英军集三军之优势兵力,联合作战,各个击破,胜利在情理之中;阿军以个体对体系,单打独斗,焉能不败。

英国与阿根廷有几次战争?战争过程是什么?

1次,英阿马岛海战!

英阿马岛战争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又名福克兰群岛,位于南大西洋,距阿根廷500多千米,距英国约13000千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长期以来,就马岛的主权归属问题,阿根廷和英国之间存在较大争议,终于在1982年爆发了自二战以来规模*的一次海战。

1982年2月26日英阿在纽约谈判后,双方关系开始恶化。阿根廷政府决定以武力收复马岛,于是4月2日和3日,由400多人组成的陆、海、空三军突击队先后在斯坦利港和南乔治亚岛登陆。英国政府迅速作出反应,派出包括“*”号和“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在内的特混舰队,不远万里,奔赴南大西洋,决心再夺回马岛。

虽然阿根廷的国土面积是英国的11.4倍(英国人口是阿根廷的1.7倍),但英国是曾称霸世界的“大英帝国”,是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而阿根廷在16世纪中叶就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直到1816年才独立,但其经济一直受到英国和美国的控制,是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军事实力,英国都是强国,而阿根廷是个弱国。当阿根廷派兵攻占马岛时,英国上下十分震惊,但震惊之余,英国政府于4月3日迅速作出了派遣特混舰队以武力收回马岛的决定,英国海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仓促投入战争。

对于技术密集的海军舰艇部队,特别是像航空母舰这样集舰船技术于一体的现代高科技兵力,没有10天左右的备战备航时间,通常是难以从和平状态转入战争状态的,而4月5日,“*”号航母编队和“竞技神”号航母编队匆忙完成必须的准备工作后,便分别于10时和11时从朴茨茅斯港启航了。当这两个航母编队通过英吉利海峡时,直升机还不断的向舰上运送各种作战物资和补给品。当驶入大西洋后,航母编队便开始了不间断的演练,以加强战斗准备。4月17日航经阿森松岛时,停留两天进行休整和补给,4月20日,当特混舰队进入阿根廷飞机的作战半径范围时,所有舰艇都保持高度戒备状态,两艘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始终保持有1架“海鹞”战斗机,随时准备紧急起飞。4月23日,特混舰队平安抵达南乔治亚岛附近海域并在25日占领了该岛。次日,1架“大山猫”直升机击沉了阿军的“圣菲”号潜艇。

5月1日,英军开始了对马岛的进攻。第一次攻击由1架空军“火神”轰炸机从阿森松岛起飞,经三次空中加油,于凌晨4点空袭了马岛上的斯坦利机场。第二次攻击则由“*”号和“竞技神”号航空母舰上的“海鹞”战斗机于8时20分对斯坦利港和机场再次空袭。针对英军的袭击,阿海军派出“五月二十五”号航空母舰和“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等主力舰只组成3个特混大队,迎击英国舰队。17时,阿根廷2架“短剑”式战斗机对英国特混舰队发起攻击,其中1架被英军的“海鹞”战斗机用“响尾蛇”导弹击落。晚上,阿根廷2架“堪培拉”轰炸机再次对特混舰队发起攻击,被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海鹞”战斗机击落1架,击伤1架,英国特混舰队中的“迅速”号护卫舰受到轻微损伤。5月2日,英国海军“征服者”号核潜艇用老式的Mk-8型触发鱼雷击沉了阿海军的“贝尔格拉诺”号巡洋舰,从此,“五月二十五”号航空母舰和其他主力舰只再也不敢出港作战了。

5月4日,1架低空飞行阿军法制“超级军旗”战斗机在距英国特混舰队80公里处发现了英国海军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和“普茨茅斯”号护卫舰,并在距英舰约30公里处发射了2枚AM-39型“飞鱼”反舰导弹。而此时,“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正承担着特混舰队与伦敦的中转卫星通讯信号任务,雷达停止工作,当“飞鱼”导弹击中该舰还有6秒钟时,该舰完成卫星通讯任务开启雷达并发现目标,但为时已晚,控制中心还来不及作出有效的反应,飞掠而来的导弹便击中该舰左舷中部,导弹穿舷而过,钻进甲板下的控制中心爆炸,在水线以上1.8米处炸开一个大洞。爆炸使军舰的动力、照明、消防系统全部瘫痪,引燃了密集的电线和通讯电缆的塑胶外皮,舰中毒烟弥漫。4小时后,舰长下令弃舰。而“普利茅斯”号护卫舰及时发现了来袭的导弹,避免了被炸。5月10日,“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在拖航途中沉没。

英国人早在组建特混舰队之初,已意识到仅靠两艘航空母舰提供的舰载机是无法满足马岛作战需要的,因此在4月12日征用了“大西洋运送者”号集装箱船,向特混舰队运送“海鹞”战斗机及其配件。之后,英国又征用了“大西洋堤道”号集装箱船,以运送新组建的“海王”直升机中队。5月7日英军将14架空军“鹞”战斗机和6架“海鹞”战斗机经多次空中加油,从英国本土飞行了9个小时,抵达阿森松岛,然后被运到特混舰队,因而英军航空兵在5月中旬有了成倍的增加。

5月20日,联合国的和平调解宣告失败,英国特混舰队当晚下达了登陆作战的命令。英军成功的迷惑了阿军,21日拂晓前2小时,约2500名士兵顺利的在圣卡洛斯港登陆。英军登陆后,阿根廷空军加紧了对特混舰队和登岛部队的攻击,在圣卡洛斯湾掩护登陆作战的5艘护卫舰遭到阿根廷空军“幻影”战斗机和“天鹰”攻击机的轰炸和扫射,其中“热心”号护卫舰被击沉,另有一艘被重创。23日,英海军的“羚羊”号护卫舰在阿空军的攻击下沉没。

5月25日是阿根廷国家独立纪念日,阿根廷几乎所有的前线作战飞机都投入了战斗,令英军难以应付。“考文垂”号导弹驱逐舰首先落难,被“天鹰”攻击机投下的4颗一千磅航弹命中,当即沉没。“大刀”号导弹护卫舰也遭到严重损伤。而在另一方向,“大西洋运送者”号集装箱船遭到1枚“飞鱼”导弹的攻击,中弹起火,舰上存放着十余架直升机和大批飞机零配件、补给品均未卸载。经过23天的岛上争夺战,阿根廷在岛上的守军已无法抗争下去,只得在6月14日向英军投降。

马岛战争从4月2日至6月14日持续了74天,英国共损失30艘舰艇,20架飞机,伤亡500余人;阿根廷损失10艘舰艇,90架飞机,伤亡1000余人。最终以阿军被迫投降和英军重新夺回马岛而告终。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