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斯诺克*联赛是一种独特的赛事,不同于积分排名赛。它相当于斯诺克超级联赛的资格赛,从2008年开始举办。获得*联赛*的选手将有资格参加随后的斯诺克超级联赛。2008年的*联赛*是乔佩里。赛制安排如下:首先,七名选手参与单循环赛,每场比赛包含四局,胜者获得两分,平局双方各得一分,败者不得分。
1、赛制安排如下:首先,七名选手参与单循环赛,每场比赛包含四局,胜者获得两分,平局双方各得一分,败者不得分。循环赛结束后,积分*的两位选手将被淘汰,而前四名选手晋级半决赛和决赛,采用五局三胜制。决赛胜者将获得第一名,并进入胜者组。随后,三名新选手加入,与前一组剩下的四名选手一起进行新一轮的循环赛。
2、斯诺克*联赛的赛制涉及25名*球员,他们被分成7个小组进行比赛。 在第一组中,7名球员参与循环赛,前四名晋级半决赛和决赛。 第一组*与其他小组的3名球员及排名第五的球员组成新的7人小组,继续比赛。 每组最后两名球员将被淘汰,胜者组的*将获得参加冠中冠的资格。
3、斯诺克*联赛规则: 2010年开始所有比赛均为5局3胜。比赛设7站小组赛,每站比赛前4名进入淘汰赛,优胜者晋级总决赛。每站比赛末2位淘汰出局,第5名和淘汰赛失利的3人可继续参加下一站比赛,同时加入另外3名球员。总决赛的*可获得该年(但为下一赛季的)超级联赛的资格。
4、受邀参赛的25名球员被分成7个小组,第一组7人,第二组至第七组各3人。第一组7名球员进行组内循环赛,战绩前四进行半决赛和决赛。小组*进入胜者组,其余三位与排名第五的球员滚动进入第二组,与小组3名球员再次组成7人小组,开启下一轮小组赛。每组排名最后两名球员淘汰。
5、根据斯诺克*联赛的规则,自2010年起,所有的比赛场次都采用5局3胜的赛制。赛事包括7个不同地点的小组赛阶段,每个阶段的比赛都是在前4名选手中产生,他们将继续晋级到淘汰赛。在淘汰赛中胜出的选手将有机会进入总决赛。
6、斯诺克*联赛的结构包括7个不同地点的小组赛阶段,每个阶段的前4名选手将晋级到淘汰赛阶段。在淘汰赛中,胜者将有机会争夺总决赛的席位。未能晋级总决赛的第5名和淘汰赛中败北的3名选手仍有机会参与下一站的小组赛,并且每站赛事都会有新的3名球员补充进来。
1、在2006年的威尔士公开赛第一轮中,马克·塞尔比以5-3战胜了尼尔·罗伯逊。 2008年,在*联赛第六小组的循环赛中,两人战成2-2平。 在同年的*联赛第六小组决赛中,塞尔比以3-1获胜。 2010年,在*联赛第二小组循环赛中,塞尔比以3-2取胜。
2、奥沙利文和威廉姆斯迎来了他们之间的第45次交手。奥沙利文在之前的对阵中以31胜13负占据优势。自1992年转入职业以来,两人已经在职业赛中共同征战了28年。两人的*交手,奥沙利文回忆,甚至可以追溯到1986年。在世锦赛上,他们共有4次交手,奥沙利文全部获胜。
3、首局塞尔比组合以66-42先胜,第二局奥沙利文打出单杆58分,带领组合以78-0扳回一局。第三局塞尔比抓住机会,以80-0再下一城2-1领先。第四局塞尔比再接再厉,轰出单杆78分,带队88-0锁定胜局,奥沙利文组合1-3落败。特鲁姆普与中国女将吴安仪参赛,第三轮迎战罗伯逊/旺哈鲁泰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