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某视频直播间,惠若琪说巩俐相形之下很可爱,她还多次打电话给郎导演和巩俐老师。
10月1日,惠若琪在直播间提到了电影《夺冠》,并回答了网友对巩俐的质疑:“以前看红毯照片,觉得她很冷很女王。结果,我进了片场,发现这是一种对比可爱,与我的想象大不相同。但表演是不同的。
女排选手惠若琪和巩俐拍摄了电影《夺冠》。通常,红毯上的女王会很风骚,但拍摄时马上就变了。惠若琪称巩俐的反差如此明显。对于女排姑娘来说,即使是在片场上,也要像对待训练场一样对待她们。两位“郎导师”也是如此,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很努力。惠若琪多次叫来郎刀和巩俐。
当被问到对与巩俐拍戏的感受时,她表示自己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因为她觉得巩俐很女性化的王帆,很端庄严肃。但经过现场接触,我发现巩俐相形之下很可爱,有时还撒娇,还对同组演员说了一些好笑的话。但说到拍摄时间,巩俐会改变状态。
惠若琪说,前高冷的老师巩俐在实际接触中非常平易近人。她温文尔雅,风趣风骚,但她能把“严师”带到生活中去!比赛中的排球训练,也完全还原了郎咸平真实的训练场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特殊的“严师”,中国女排队员才能够带领她们更加真实地反映训练情况,“夺冠”中女排夺冠的竞争与艰难过程。
惠若琪也高度赞扬巩俐的出色细节。她模仿郎导演,抓住了精髓,包括对方大喊时竖起大拇指,就能准确地得到行走的起伏。即使在现场,她也会觉得巩俐就是郎平,声音也几乎一样。
9月25日,由陈可辛执导,巩俐、黄渤、吴刚、中国女排主演的电影《*》正式上映。该片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拍摄。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第一次夺得世锦赛*到2019年夺得第十届世锦赛*的历史,诠释了几代女排队员不屈不挠的跌宕起伏,不断奋斗的传奇经历。
我
巩俐对郎平的解读,连中国女排队员惠若琪也一再称赞、鼓掌。很多观众评论说:看电影的时候,没想到银幕上的人是巩俐,那是郎平本人。不少观众表示,看完电影后提到郎平时,巩俐的脸第一次浮现在脑海中。
《夺冠》不仅让我们认识了巩俐,也认识了惠若琪,他们两人都有反差,可爱、漂亮又俏皮。惠若琪有自己的对比。在球场上,她是一个专横而绝望的主攻手。在球场下,她是一个可爱的女孩谁是有趣和可怕的,并喜欢使用她的剪刀。她被昵称为“金刚芭比”。巩俐的霸气光环也隐藏着一颗少女的心。郎平作为一个有实力的表演者,身体和精神兼备
最近***播放的《风云会》成了 体育 迷热议的焦点,这一期的主角是中国女排,在中国所有的团队 体育 项目里,中国女排是最受 体育 迷喜欢的,中国女排是三大球项目里*一个坚挺的项目,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男子三大球现在集体不行,现在能为中国撑起脸面的只有中国女排,跟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打,中国女排都不不怵,女排精神更是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无所畏惧,顽强拼搏,永不言弃。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三大赛,中国女排都拿到过*,这也是其他三大球项目不曾做到的。
有女排的节目或者比赛,肯定会吸引来很多很多人的关注,***《风云会》也是专访了中国女排,在最近的这段时间中国女排在集训,东京奥运会推迟,而球员们又没有什么比赛可以打,女排队员们的心态难免会有一些波动。
为了调整队员们的状态,郎平指导也是费尽了心思,最近中国女排的姑娘化身为了足球运动员,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比赛就这样开始了。
吴导公布了分组:林莉、小宇、晓彤、刘冰、丁霞、小袁、小梅、曾春蕾、吴导。剩下的人则是分在了一起,足球比赛开始后,场上可以说欢声笑语一片,满屏都是大长腿抢镜,两队球员更是频频取得进球,龚翔宇在进球后更是一度做出了双腿跪地秀肌肉的庆祝动作。
而其中朱婷倒在袁心玥撒娇的一幕更是让人看的十分温馨,从视频中不难看出,中国女排队员的状态十分的不错,而郎平指导则是在一旁成为观赛者,在观赛的同时郎平指导还拿出手拍照、录视频为队员记录下美好的时刻。
祝福中国女排,希望中国女排在郎平指导的带领下越来越好,拿到更多的荣誉。
孩子们,打完球要洗手!——郎平对女排队员经常提点的一句话,居然像个幼儿园的阿姨!后来接受采访时,郎导笑了:这批孩子,和我女儿一样大,她们就是我的女儿。因为平时训练太累了,所以经常是到了饭点,这帮丫头也不洗手就去吃饭,我就只好经常督促!
被督促的还有朱婷:多吃菜!还有魏秋月,多注意膝盖。还有丁霞:有点小伤不要紧,慢慢来。还有里约奥运会上哭过鼻子的龚翔宇:带你来就说明你有价值,好好发挥,你行的!
中国女排永远都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个有向心力的大家庭。而这一届中国女排,作为家长的郎导,把所有队员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心去呵护。2015世界杯,惠若琪、徐云丽、杨方旭三员大将不能打,郎平曾经痛哭失声。这帮队员看在眼里,竭尽全力在日本捧回*,就是给郎导争口气,给女排的球迷和观众,带回久违的*。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先抑后扬,小组赛最艰难时刻险些提前出局。淘汰赛一上来就遭遇东道主、前两届奥运*巴西。然而这个时候,郎导和队员依然能够不慌不乱不燥,稳扎稳打,将心理包袱甩给对手,并最终一鼓作气,拿到*!
上下一心,无坚不摧!郎平和中国女排的姑娘们,永远劲往一处使——当龚翔宇在赛后抱着郎平哭时,当袁心玥赛后撒娇一样的求抱抱时。当张常宁和郎导的表情神同步时,球迷明白了:中国女排连续夺冠,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眼神说明一切!心往一处想!
希望中国女排再创佳绩。
姓名:赵蕊蕊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1.10.08
身高:197cm
体重:75kg
国籍:中国
籍贯:江苏
项目:排球
位置:副攻
国家队号码:8号(现为9号)
扣球高度:3.26米
拦网高度:3.15米
效力球队: 解放军
教育背景: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在读
个人爱好:绘画、听音乐
成长经历
[编辑本段]
赵蕊蕊:从玻璃美人到中国女排“当家花旦”
哪场比赛表现会*呢?赵蕊蕊大手一挥,自信地说:“下一场*!”这个笑若桃花的女孩,必将给中国女排更多精彩,给世界体坛更多惊喜。
中国女排曾经以五连冠的战绩叱咤排坛,称雄世界,2003年续写辉煌,一度沉寂后再度掀起飓风。
11月15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9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0战胜最后一个对手日本队,以11场全胜的战绩,17年后再次赢得世锦赛的*!
重登*宝座的女排姑娘笑得分外幸福,最惹人注目的笑脸,还是赵蕊蕊的,年龄最小、海拔*,笑起来像个可爱的天使。
这个1.97米的女孩,能攻能守,拦网技术出神入化,而且被权威评为本次世界杯女排的“*扣球手”,成了女排的新一代“当家花旦”。
“小郎平出世了!”
这几天,南京体育学院的领导总爱与赵蕊蕊的父亲赵怀富打趣:“如果当年组织没有批准蕊蕊出生,今天中国女排就少了一位‘网上长城’啊!”赵怀富也幽了一默,“如果领导让我一直生下去,现在我家就可以组织一个国家队了!”
1981年,赵妈妈怀了第二个孩子,当年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抓得很紧,为此赵怀富不得不写了生二胎的申请书,递交到南京体育学院所在区的计生办,对方说做不了主,你找上级吧。申请书又交到了镇计生办,对方建议把孩子做了,赵怀富一听就火了:“这可是两条人命,出了事谁负责?手术单你们谁敢签字?反正我是不签!”
一拖又是几个月。1981年7月,南京体育学院召集院计生办、学院工会、人事部、院团委和赵怀富一家再次开会,会议的惟一议题就是“老赵家能否生第二胎”。看到赵妈妈挺着七个月的大肚子坐在旁边,与会各方于心不忍。会议最后形成决议:允许生第二胎,但孩子不享受幼儿保健费,医院费用由赵家自己承担。今日赵怀富再拿出那张陈旧的账单,乐呵呵地说:“16块3毛2,蕊蕊当初就值这么多。”
长胳膊长腿的赵蕊蕊在1981年10月8日出生,接生的护士笑:“哟,‘小郎平’出世了,看这大脚丫子!”赵怀富曾是江苏队排球主力,身高2米,而夫人是前辽宁女排的主力副攻手,身高1.8米,女儿不高才怪哩!
给女儿起名时赵怀富动了脑筋,最后定下来叫蕊蕊,一朵“娇嫩的花”。两个“蕊”字共有六颗心,父亲预祝小女儿将来能获得六个*,即两次全国*,两次亚洲*,两次世界*;还要有“六心”:勇攀高峰的雄心,勇往直前的信心,百折不挠的决心,坚持到底的恒心,永感不足的虚心,永不改变的爱国心。
赵父每次出差回来,总是给蕊蕊买回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小球,家中都成“球国”了。等蕊蕊刚会走路,赵父又带她到乒乓球馆、篮球馆和排球馆去玩儿,她一见到球就不肯撒手。蕊蕊1岁半第一天去幼儿园,爸妈要走,她大哭大闹,幼儿园阿姨赶忙塞给她一只排球,蕊蕊抱住球哭声立止。从幼儿园回来后,蕊蕊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爸爸带队训练的排球馆,兴致勃勃的,从小就和排球结下不解之缘。
蕊蕊5岁就蹿到1.50米。那年父母带她去沈阳姥姥家,父母买了张站台票才将她领上火车,再拿着户口本艰难地向乘务员解释。后来换了位乘务员,一口咬定他们在撒谎,“5岁的小孩能有这么高?!”赵父挺委屈的,出站时又提醒小蕊蕊:“蹲下点儿,快点儿走!”
赵怀富说:“孩子身高带来的不便是我们遗传的,我们就要让这不便变成财富,下定决心,将孩子培养成郎平式的人物。”
伤是镶在乌云上的银边
赵蕊蕊从小就有个性,坚持己见,认定球是方的,就不准你说是圆的,因此隔壁阿姨送她一个“二榔头”的绰号。
读小学时,爸爸跟大女儿赵蓉蓉谈去八一队学打排球的事,蓉蓉没应。在一旁做作业的蕊蕊却跳了起来:“我去!”“那怎么行,你现在还是小萝卜头!”
经不住小女的恳求,父母应了。赵蕊蕊11岁就进了八一队,13岁真正开始学打排球。别人还在母亲怀里撒娇呢,赵蕊蕊却独自到北京闯天下。既要承受部队严格的纪律约束和大量训练,同时还要处好人际关系,对一个孩子很不容易。但什么都不会做的蕊蕊,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学会独立生活。
一进八一队,赵蕊蕊就郑重其事地向爸爸宣布:“我先在青年队打三年基本功,争取到一队,争取打主力,然后争取进国家队打主力,然后……”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赵蕊蕊练得很苦,节假日也坚持加班加点,自己练习,放假回家也从不间断训练。有时晚上就要乘车归队了,上午她仍然坚持训练。
“蕊蕊真懂事,是个好孩子。”领导、教练都这么说。
除了在八一队进行正常的训练,八一二队的主教练韩云波还抓紧时间给赵蕊蕊吃小灶,每一个动作都让她反复练习多遍,决不允许犯一丝错误。赵蕊蕊私底下也琢磨战术技巧,每次电视有排球比赛,她都舍不得眨眼睛。比赛前她给父亲打电话,让他将比赛录下来,以便自己回家后琢磨。
对排球的这份热爱和执著,使赵蕊蕊进步神速。入队半年她就被队友推荐为副队长,自1995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学员。
挫折总是埋伏在顺境之中。1998年夏天,赵蕊蕊随八一队在秦皇岛集训,天热地板打滑,她不小心摔倒,右膝半月板严重受伤,后来与国家青年队失之交臂。1999年的秋天,赵蕊蕊膝关节半月板又老伤复发,训练中跌倒在地。
从不流泪的她此时哭了,捶着自己的腿,一个劲儿说这怎么办?疼痛对于她根本无所谓,她是对迫在眉睫的世界杯赛而心急如焚!为了保护好这个“小巨人”,队里断然决定放弃赵蕊蕊参加世界杯赛资格,并建议手术治疗。
摘除半月板是个小手术,但有风险,万一失败,赵蕊蕊将不能重返排球场。连夜从南京赶来的赵怀富心事重重,病床上的女儿却依旧展开了甜美的笑容,坚定地说:“我要手术。保守治疗就能保证我重返球场,旧伤不再复发?如果害怕风险而不敢去‘搏’,又哪来成功的希望?现在科技发达,手术成功了,今后教练和我就再无后顾之忧了!对国家对我都好啊!”
作手术虽令人沮丧,18岁的蕊蕊却把它看成是镶在乌云上的银边。上手术台后,赵蕊蕊若无其事,打麻药的护士都被逗乐了:“你怎么一直在笑啊!”
手术做完后,父亲带女儿回家住了20多天。父女二人可没闲着,一进屋父亲就开始让女儿做身体恢复。5分钟的膝关节静立,让爱笑的蕊蕊也咬紧了牙关,疼得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一旁掐表的爸爸心疼,还是板着脸喊坚持。
赵蕊蕊理解爸爸的苦心:“这么多年,爸爸从没表扬过我,还老爱批评我,我只能跟妈妈诉苦。但每当我有困难,爸爸就是我最强大的后盾。”
为了长胖,一次吃掉11种营养品
谁都看得出,赵蕊蕊是个小美女。大眼睛,娃娃脸,短发很酷。但是起初赵蕊蕊可不是中国女排的“新长城”,而是一个容易受伤、还因为小事而哭鼻子的“玻璃美人”。
17岁入选了国家队,赵蕊蕊历经郎平、胡进、陈忠和三朝名教练,也历经挫折和风雨。1.97米的身高就能在球场上盖天罩地?排球同样也是力量型的运动,像赵蕊蕊这类“长麻杆儿”就是扛不住高强度的力量训练,训练过量就容易受伤,入选国家队后,赵蕊蕊技术基本功练出来了,伤病也练出来了,膝盖一折,还与悉尼奥运会无缘。
陈忠和也曾叹道:“如何训练高个儿队员,亚洲与欧洲相比是比较薄弱的。国内一米九几的高个子有二三十个,可真正成材的少。”有高度自然好,何况赵蕊蕊条件很好,但怎么训练呢?
首先从吃饭下手。排球运动员的素质与体重有关,太胖了不灵活,太瘦了无力,要有一定“吨位”的球员才有巨大的杀伤力。赵蕊蕊扣球无力,就得把这腰杆吃壮了才经练。为此,国家队专门将“如何把赵蕊蕊吃胖练壮”列为攻关课题,让她在训练和调养上都“吃小灶”。国家队领队李全强在制定新队规时还专门加了几条:吃饭不许挑食,不得随意减肥……
身体素质并不容易提高,为此赵蕊蕊没少遭罪。2001年,赵蕊蕊入选陈忠和重组的国家队。陈教练除了继续给她“吃小灶”,还当着全队的面不止一次狠狠批评过她,最狠的一次是:“今年要再练不出来,你就给我滚回去!”
蕊蕊站在那儿,泪就在眼里打转儿,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可这不过是小小挫折。集训后,女排该去打瑞士精英赛,这是本届女排成立后第一次出国打比赛。赵蕊蕊榜上有名,护照也办好了。临出发前一天,她高高兴兴地在屋里收拾东西,还好心地问留守的队友李珊要带什么,有人进来说:“陈导叫你。”
赵蕊蕊心里突然一沉,隐隐觉得不好。果然,教练说考虑到她的身体状态,还是留下来好。
上飞机前10个小时被撤下场是什么感觉?赵蕊蕊回到房间,对李珊说,“好了,明天我跟你们一起回北京。”她还想笑,眼泪却滑出眼帘。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赵蕊蕊觉得自己从此真正成长了。
赵蕊蕊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素质训练。有次女排开会时,领队李全强表扬了两个人。一个是带着腰伤还坚持训练的老将陈静;另一个就是赵蕊蕊——不是说她训练如何刻苦,而是她最多时一回吃了11种营养品!
营养品其实不好吃,何况一次吃11种营养品!赵蕊蕊大大咧咧地说:“我吃得太多,已经记不清滋味了,反正领队说多少就多少吧!”不过,赵蕊蕊随即又跟队医秦伟抱怨:“吃了那么多,我怎么还是觉得肌肉长得不够啊?如果再强壮一点,弹跳力会更强,扣球的力量会更大!我希望体重再长5公斤!”秦大夫解释:“你比别人都高,别人吃了能长十分,到你这儿也就长五分了。”
等赵蕊蕊再次出现在全国九运会赛场时,人们发现这丫头的确壮实了许多,扣球无论是速度还是力度都大大增强,努力终于看到成效。当吴咏梅淡出江湖,蕊蕊牢牢地把握住机会,占据了副攻主力之位;而在2001年国际排联大*杯女排赛上,蕊蕊更是和伙伴们一起,齐心协力勇夺*。
成长为中国女排的“新长城”
捷报频传。200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结束,赵蕊蕊当选为*的球员。
场边一声声“赵蕊蕊、赵蕊蕊”的加油喝彩声,变成了点燃激情和鼓舞斗志的火种,让蕊蕊也感到特别快乐。不过她并不满足“*”,她知道,一个*的球员仅仅因为外部条件让人喜爱远远不够,她渴望得技术单项奖,渴望证明自己打球的实力!
2001年第12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决赛中,亚男因伤无法上阵,赵蕊蕊第一次获得*上场并打满全场。憋足了劲儿的她,在场上表现出色,再次和同伴捧回了胜利的金杯,获得“最有价值球员”奖项。
紧接着开幕的世界杯排球赛,赵蕊蕊再次大放异彩。场内场外都有人在关注着这个可爱的女孩。赛场上的赵蕊蕊总把袖口撸得高高的,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如果失了球,赵蕊蕊会懊恼地重复那个动作,如果截住对方的强攻或者扣球得分,她立刻笑容灿烂,高举双臂欢呼。
在日本鹿儿岛,赵蕊蕊更成了“大明星”。每有中国女排的比赛,现场的球迷都会高喊赵蕊蕊的名字,热辣辣地展示爱的标语。连负责转播赛事的电视记者都被赵蕊蕊“迷惑”了,镜头总在捕捉“中国高妹”的每一个细节,放大她的一颦一笑。
折服观众的,不仅仅是因为她天使般永不消减的笑容,更因为她冷静沉稳的球风和魄力,令人震撼的高度和力量。中国老女排中周晓兰的拦网赫赫有名,被人们称作“天安门城墙”,而现在比“城墙”更难逾越的是赵蕊蕊筑起的“网上长城”,三场比赛14次拦网直接得分,令对方的强攻成为“哑弹”。多少重炮手曾在她的十指关前被封杀。赵蕊蕊自己也信誓旦旦,“我立志成为世界最棒的拦网手,就像中国的万里长城,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不仅是技术上的成熟,四年联赛和世界比赛的磨炼,赵蕊蕊的心理素质也渐入佳境,坦言自己一刻也不敢放松:“主力的位置等不来,也保不来,只能靠拼!别人都说,你那么好的条件肯定能打上主力,但是国家队完全不同于地方队,时刻有危机、有压力,需要我时刻严阵以待。”
哪场比赛表现会*呢?赵蕊蕊大手一挥,自信地说:“下一场*!”这个笑若桃花的女孩,必将给中国女排更多精彩,给世界体坛更多惊喜。
长胳膊长腿的赵蕊蕊在1981年10月8日出生,1992年11岁时开始在江苏省少年体校练篮球,1994年13岁时进入八一青年排球队,真正开始学打排球。除了在八一队进行正常的训练,八一二队的主教练韩云波还抓紧时间给赵蕊蕊吃小灶,每一个动作都让她反复练习多遍,决不允许犯一丝错误。赵蕊蕊私底下也琢磨战术技巧,每次电视有排球比赛,她都舍不得眨眼睛。
1998年夏天,赵蕊蕊随八一队在秦皇岛集训,天热地板打滑,她不小心摔倒,右膝半月板严重受伤,后来与国家青年队失之交臂。
1999年的秋天,赵蕊蕊膝关节半月板又老伤复发,训练中跌倒在地。为了保护好这个“小巨人”,队里断然决定放弃赵蕊蕊参加世界杯赛资格,并建议手术治疗。
1999年17岁的赵蕊蕊入选国家队,历经郎平、胡进、陈忠和三朝名教练,也历经挫折和风雨。排球是力量型的运动,像赵蕊蕊这类“长麻杆儿”就是扛不住高强度的力量训练,训练过量就容易受伤,入选国家队后,赵蕊蕊技术基本功练出来了,伤病也练出来了,膝盖一折,还与悉尼奥运会无缘。
2001年,赵蕊蕊入选陈忠和重组的国家队,那一年的国际排联大*杯女排赛上,赵蕊蕊牢牢地把握住机会,占据了副攻主力之位,与队友勇夺*。2001年第12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决赛中,赵蕊蕊第一次获得*上场并打满全场。憋足了劲儿的她,在场上表现出色,再次和同伴捧回了胜利的金杯,获得“最有价值球员”奖项。
200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结束,赵蕊蕊当选为*的球员。
作为中国女排的“第一高度”,在2003世界杯的技术统计排名上,赵蕊蕊的扣球列第一,拦网列第二,得分列第六,拥有1米96的身高,扣球出手点高,同时又擅打快球,拦网能力也很出色。
2002年的一次重伤几乎毁了职业生涯。
说到赵蕊蕊的伤,有许多镜头不能不提:
2004年3月26日,雅典奥运会前,在福建漳州与女排队员集训的赵蕊蕊在训练中起跳拦网不慎受伤,后来被诊断为疲劳性骨折。当时诊断完全恢复可能要2到3个月的时间。
2004年8月15日,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首场对阵美国女排,仅仅经过140天恢复的赵蕊蕊执意要*出场,中国队与美国队打成1-1平的时候,赵蕊蕊在做一个“背飞”动作着地时右腿再次骨折,当时她就忍不住疼痛,在队医的帮助下退出了赛场,随后组委会的单架把她抬出了场地接受治疗。而“高妹”的*奥运之旅就这样早早结束了。
2005年4月21日,赵蕊蕊在上海接受了手术,拆除一年前在她第一次骨折时在右腿中放置的钢板,病床上的“高妹”一直在憧憬着手术之后,尽管站在赛场上。
2007年2月1日,赴美再次进行手术。经过前女排功臣郎平的介绍,赵蕊蕊和队友冯坤一起赴美疗伤,而医生的无情判决令赵蕊蕊的心情冰冷到极点:你的骨头并没有长结实,如果你想毫无后顾之忧,则还需要接受一次加固手术。而这次手术让一块钢板*的留在了赵蕊蕊的右腿。
2008年2月24,伤愈的赵蕊蕊进入中国女排漳州奥运备战14人大名单,2月24在与来访的古巴女排首场对抗赛中,赵蕊蕊复出帮助中国女排以5-0横扫对手,这一场比赛她拿到了14分。
2008年4月3日,结束了性别大战的中国女排奔赴湖南郴州进行奥运备战,然而在刚刚抵达的第一天,赵蕊蕊就出现脚踝扭伤,不过庆幸的是问题不大,很快就恢复了。
作为一名副攻手,赵蕊蕊将拦网视作自己赖以成功的绝技,以灵活和速度作为进攻的利器。2008年瑞士女排精英赛和世界女排大奖赛,赵蕊蕊表现越来越好,与队友的配合也日渐娴熟,也让我们对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上的表现有了更多的期待和信心。
1999年 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三
1999年 亚洲锦标赛*
2001年 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
2001年 第9届全运会*
2002年 釜山亚运会*
2002年 世界女排锦标赛第四
2003年 世界女排大奖赛*
2003年 亚洲锦标赛*
2003年 女排世界杯赛*
2004年 雅典奥运会*
2008年 瑞士女排精英赛亚军
2008年 世界女排大奖赛第五
网友留言
所获奖项
[编辑本段]
1992年11岁时开始在江苏省少年体校练篮球,1994年进入八一青年排球队,1997年进入八一女排一队,1999年入选国家女排队。
中国女排的“第一高度”,在2003世界杯的技术统计排名上,赵蕊蕊的扣球列第一,拦网列第二,得分列第六,拥有1米97的身高,扣球出手点高,同时又擅打快球,拦网能力也很出色,2002年的一次重伤几乎毁了职业生涯,但是近年来进步神速,成为了队中头号得分手。
1999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三名,亚洲锦标赛*;
2001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大*杯*;亚锦赛* 最有价值球员(MVP) *扣球手;第9届全运会*;
2001~2002赛季全国女排联赛* *球员
2002世界女排锦标赛第四名;釜山亚运会*;世界女排大奖赛亚军,*球员
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瑞士女排精英赛*;亚锦赛*,世界杯*;亚锦赛最有价值球员(MVP) 世界杯*扣球手 03年全国十佳运动员 全军十佳运动员
2004年雅典奥运会*。
2008世界女排大奖赛宁波站、香港站*,总决赛第五名。
2008北京奥运会第三名
运动经历
[编辑本段]
1991年 进入辽宁省大连市业余体校,教练高桂花;
1992年11岁时开始在江苏省少年体校练篮球,教练张小红
1994年进入八一青年排球队,教练韩云波
1997年进入八一排球队,教练林榆廷
1999年入选国家女排队,教练胡进
2001年入选新一届国家女排队,教练陈忠和
技术特点
[编辑本段]
要论个头,谁也比不过赵蕊蕊,她的身高不仅在亚洲女排,就是在世界女排队伍中也是非常少见的,号称“亚洲第一高度”。
她的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扣杀力量不再轻飘飘,而是干脆有力,早已告别从前的“豆芽菜”和“玻璃人”。赵蕊蕊是中国女排与欧洲列强抗衡的本钱,正因为赵蕊蕊的存在,中国女排才会高快结合。。她的“海拔”1米97,堪称是比城墙更难以突破的“网上长城”,是女排发展到今天的另一种代表人物——副攻时代。别看她平日里常常笑得灿若桃花,可到了网前,这张脸却最让对手胆寒,多少重炮手曾在她的十指关前被封杀。作为一名副攻手,赵蕊蕊将拦网视作自己赖以成功的绝技,以灵活和速度作为进攻的利器
尽管以两个3-0战胜意大利女排和阿根廷女排获得两连胜,但中国女排因为胜场数不及美国、意大利、俄罗斯和土耳其,最终2胜3负积7分排名小组第五,无法复制里约逆袭的奇迹,和东道主日本女排并列获得第九名。
与阿根廷女排的比赛结果毫无悬念,但赛后女排队员的做法让人泪目。比赛结束后,现场播报员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直接让所有运动员哭红鼻子。女排队员先是围成一圈,并向主教练郎平深鞠躬表达感谢,12名参赛队员依次拥抱恩师郎平,姑娘们哭红双眼不舍教练退休。
早在比赛开始前,主教练郎平就曾透露自己将在东京奥运会结束后退休,因此本届东京奥运会吸引大批观众收看,球迷都很珍惜主教练郎平在任时所剩的每一场比赛。由于赛前提前一轮得知无缘八强,主教练郎平在与意大利和阿根廷的比赛中雪藏了朱婷、丁霞和颜妮三名主力队员,由李盈莹和张常宁打满剩下的两场比赛。
或许是提前出局的影响,临时变阵的中国女排放下包袱,共同完成这两场酣畅淋漓的胜利。3-0战胜全主力的意大利女排还是在奥运赛场,中国女排战胜意大利女排建立心理优势,也为今后两队的交手奠定基础。意大利女排年龄结构正值黄金期,只有替补接应索罗凯特和自由人德吉纳罗年过30,接应埃格努和主攻塞拉都未满25岁,未来都是中国女排*的对手。
战胜意大利却无缘八强,中国女排队员真的憋不住,面对镜头难掩失落深情,尤其是老将颜妮,在肩伤严重却又坚持5年的情况下,无法帮助球队实现卫冕,自己只能带着遗憾退役。
其实早在里约奥运会结束后,颜妮就已经做好退役准备。后因恩师郎平的留任,颜妮选择继续留队,以主力副攻的身份打满世锦赛和世界杯的全部比赛,并蝉联了世锦赛和世界杯的“*副攻”。本以为能够在东京奥运会上继续获得*副攻的称号,最终心愿落空无法实现。
所有队员中颜妮哭得很伤心,也最让人心疼。颜妮是*调最不苟言笑的队员,如果没有郎平教练的提携和栽培,颜妮恐难有今天的成绩。因此当听到郎平退休的消息,颜妮难掩遗憾和心疼,哭红双眼成为女排队员中最伤心的人。因为东京奥运会之后颜妮也将退役,自身伤病无法坚持继续前行。
如果说颜妮的眼泪让人心疼,那么林莉的缺席则是这届奥运会*的遗憾。因为状态下滑和伤病影响,林莉不敌王梦洁缺席了本届奥运会,至今仍旧是球迷的遗憾。如果球队能够带上林莉和王梦洁的双自由人组合,或许不会有被淘汰的局面。